民谣背后的民生多艰

青岛老年生活报2006/9/15/8  王石川yd7802

 

    "天天用便宜药"的肝癌患者已经花掉20万元,还有相当多的癌症患者因为恐惧于昂贵的药价而放弃了治疗。难怪有医生戏言:"癌症患者一半是被病本身吓死的,一半是被天价的治疗费吓死的。"(9月13日《北京商报》)

    在天价医疗费此起彼伏的语境下,"肝癌患者已经花掉20万元",应该说井不具备震撼人心的新闻价值。使笔者注意的倒是医生的戏言:癌症总者一半是被病本身吓死的,一半是被天价的治疗费吓死的。这句戏言实在耐人寻味,倘若思维廷宕开来,可以发现,仅仅针对医疗领域,我们周边就遍布着太多类似的戏言、民谣和顺口溜。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不怕穷,就怕病",这应该是国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了。

    "教护车一响,两条猪白养";"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这两句顺口溜形象多了。又是养猪又是耕田,所指对象显然是农民。

必须承认,这些民谣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度,是老百姓积郁之后的总爆发。作家史铁生在开始接受透析后,就不止一次概叹:"享受到这项治疗后才知道,有钱,人就还能活着;没钱,人就只有去死。"就连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两会上也深恶痛绝地说:"虚高药价筒直就是对百姓的生吞活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