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与有序yd7711 |
愿望与现实·新闻二则 |
11所院校首开就业绿色通道 搭建对接促就业平台 下周与全市60家大型企业和5家培训机构签订招聘和培训协议书 |
青岛早报2006/9/6/6潘修雷 |
早报讯昨日,市就业服务中心与我市11所院校结成“促进就业学校联盟”,并且于下周与全市60家大型企业和5家培训机构,分别签订对口招聘和培训协议书,首次搭建起了大学毕业生与用人企业对接的促进就业平台。
据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瑞德介绍,该中心将安排专人深入各大企业,同时依托中国青岛人力资源市场,搜集每个企业的新空岗位信息,建立起全市最庞大的岗位开发信息资料库,免费供大学毕业生挑选就业。同时,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利用劳动保障局的技能培训机构优势,组织大学毕业生提前接受技能培训。
相关新闻 11所学校名单: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莱阳农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商务管理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青岛高级技工学院、青岛广播电视学院。 |
五年后我们能看得起病吗 |
青岛早报2006/9/6/4徐经胜 |
据9月5日《北京商报》报道,前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突破医疗体制改革困境下达了时间表。这份长达30页的《意见》在回顾“十五”期间存在的问题时并不避讳地指出“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
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在困扰着老百姓,并已成为他们一大精神压力。去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台的一份报告直言:“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这份报告在社会上曾引发极大反响,现在国家发改委又下发这个《意见》,也肯定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的病症,足以说明目前的医改有很多问题。但是,这次出台的《意见》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解决医疗机构的收入补偿问题”,以此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这对广大看不起病的老百姓来说,就像在迷途中看见了一盏明灯,有了一线希望。
但是,五年后我们真的就能看得起病了吗?这不禁又让人担心。首先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历史欠帐太多,能不能在短时间内都能清除呢?如药价虚高、药品回扣、大处方、回扣等等问题,现在几乎都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几乎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这些由于体制等原因而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有很大的“惯性”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的跟进,是很难轻易铲除医疗市场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其次,政府能否真的加大投入呢? 有专家曾经指出,“给政策不给钱”是中国医改的起点,但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医改不成功的主要原因。虽然这次《意见》提出了要“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解决医疗机构的收入补偿问题”,但是这笔钱的投入绝不是少数,政府能不能很大方地投入呢?
怀疑归怀疑,但是没有一个老百姓不希望五年后都能看得起病的。医改以来,国家也出台了很多医改政策,比如药品降价就降了近20次,但是留给老百姓的基本都是失望。希望这个《意见》的出台不再让老百姓伤心,毕竟,让老百姓能够看得起病,让公益性医院不再成为暴利行业,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事情。徐经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