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次药品降价,能否看到实惠

青岛老年生活报2006/8/25/8刘义昆yd7609

 

8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对青霉素等99种抗微生物药品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整,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30%,最大降幅76.8%。据介绍,此次价格调整自8月28日起执行。

自从国家恢复对部分药品价格实行管制以来,已18次降低药品价格。曾有一项统计数据称,国家发改委的18次药品降价使老百姓每年购买药物的金额平均只减少了2.5元。

事实上,经过18次的药品降价,不仅老百姓未能因此而享受实惠,一些“廉价经典药”反而从市场上消失了。有媒体调查发现,在18次降价以来的千余种降价药品中,有很多药品早已退出了市场。虽然发改委会同卫生部曾出台措施,以防止降价药品被不合理取代,但实践已经证明,这些措施并未产生良好的效果。

医药企业热衷于生产新药是路人皆知的现实:一旦发觉某种药品的利润空间缩小,医药企业就会逐渐减产、停产,更有甚者更改包装、品名或者剂型,然后以新药的面目申报,以达到涨价的目的。

事实上,在利益驱使之下,对医药生产厂家而言,现行的药品定价政策和降价手段依然只能是权宜之计。有关部门应该考虑调整现行的药品定价政策,给一些廉价经典药更多的补贴,让他们愿意生产廉价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