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田弘毅之孙反对祭祀祖父

青岛早报2006/7/30/22新华社供本报特稿)yd7403

靖国神社资料照片

日本战后惟一被处以绞刑的文官甲级战犯、前内阁总理大臣广田弘毅的孙子广田弘太郎27日说,靖国神社在1978年开始供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前并没有征求广田家族的意见,他和他的家族反对靖国神社祭祀广田弘毅。

    广田家族不同意供奉广田弘毅牌位引发日本国内要求将甲级战犯牌位移出靖国神社

    “没人问过我们”

    “靖国神社没有事先(与我们)接触,”日本共同社援引现年67岁的广田弘太郎的话说,“如果(靖国神社)询问,(我)就会拒绝。”

    日本《朝日新闻》29日报道说,广田弘太郎在接受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整个广田家族都从未同意靖国神社供奉广田弘毅的牌位。

    靖国神社的一名发言人告诉《朝日新闻》记者,虽然靖国神社曾与一些被供奉者的家属接触,但并没有规定必须要事先争得家属同意才能供奉死者。

    “我不记得曾同意供奉,”广田弘太郎说,“即使是现在,我也不认为我祖父是被供奉在靖国神社。”

    家人拒收骨灰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发生南京大屠杀暴行时,身为外相的广田弘毅明知每天都在发生成千上万的杀人、强奸及其他暴行,但“没有在内阁会议上主张立即采取措施以停止暴行,也未采取其他任何可能的措施来停止暴行,这是他对本身义务的怠忽……他的怠忽已构成犯罪”。因此,法庭判定广田弘毅犯有“破坏和平罪”和“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及违反人道罪”。

    1948年12月23日,广田弘毅在东京巢鸭监狱内被处以绞刑。1955年4月,日本政府向这7名甲级战犯的家属移交骨灰,只有广田家族拒绝接收。

    广田弘毅共有6个子女,现在都已去世,其长子就是广田弘太郎的父亲。目前,广田家的家庙设在广田弘毅的出生地福冈县,而这个家族把广田弘毅的牌位放在了镰仓的一座庙宇内,那里没有广田弘毅的骨灰,只有他的一缕头发。

    广田弘太郎说,他们家族也没有加入由二战战犯遗属组成的团体。“我祖父既不是军人也不是战死者。”

    战犯牌位要移出?

    日本媒体近日披露了已故日本天皇裕仁1988年一次讲话的笔录。这份笔录显示,裕仁曾对靖国神社从1978年开始祭祀甲级战犯一事非常不满,并明确表示,这就是他此后不去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

    共同社和《朝日新闻》等日本媒体认为,广田弘毅之孙和裕仁的表态,可能会在日本国内进一步引发对于是否应该把甲级战犯牌位移出靖国神社问题的讨论。

    日本历史学家羽田郁彦(音译)认为,广田家族明确反对靖国神社祭祀广田弘毅的表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羽田认为,靖国神社时任宫司(负责人)松平永芳1978年把甲级战犯牌位移入靖国神社祭祀,可能是为了否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合法性。

 

相关链接

战犯广田弘毅(右图)

惟一被绞死文官

 

是全面侵华战争主谋之一,

参与所有对华战争扩大化决策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

广田弘毅是被处以绞刑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中惟一的文官

参与起草“二十一条”

    广田于1906年,进入外交界。1915年,日本向北京政府提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广田便是这一侵略性文件的起草人之一。

    1933年,广田出任外务大臣,虽然高唱"和平外交",却支持日本政府和军方对中国的侵路,加紧从外交上挤压中国。1935年10月,广田提出了关于中日关系的三原则,实际上

是要将中国置于日本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控制之下。

广田组阁建立法西斯

   日本右翼军人于1936年2月26日举行暴动,暴动平息后,首相冈田启介辞职,内阁其他所有大臣一道下台,惟有广田出任新一届内阁的总理大臣。以广田上台组阁为标志,以天皇和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体制在日本建立起来。

    1936年10月,广田内阁公开宣称,日本已进入"准战时体制"。11月,日本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在防共的名义下与德国结成政治同盟。这一协定向建立国际法西斯同盟迈出了一大步。

参与所有侵华决策

    广田内阁于1937年1月总辞职。同年6月,广田出任第一次近卫文内阁的外相,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广田参与了所有对华战争扩大化的决策,是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战争的主谋之一。

日本面临战败之时,广日曾与苏联驻日大使马立克秘密会谈,力图争取对日本有利的投降条件,但未能成功。1945年12月,广田弘毅被驻日盟军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