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企业在使用染化料时应注意的问题(下) yd7310
王太炎 王艾 中山市汉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 528400
收稿日期:2005-07-12
原载:《染整技术》2006/6;25-28
【关键词】印染;助剂;染料;环保
【中图分类号】TS19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6)06-0025-04
上期提要:分析了染整生产中选择染化料的重要意义。印染产品要符合环保要求,生产中不能使用过敏性染料(23只)、有毒性的染料(13只)、致癌性染料(13只)和能在还原条件下,释放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141只);不能使用在染料商品化时加入含甲醛分散剂的染料和重金属离子超标的染料;并要重视染料的"力份"。
3 印染企业对助剂企业要求
3·1 助剂产品中不能含有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
(1)Oeko-Tex标准100限用物质及限制值见表6。
(2)有机氯载体有以下组份不能使用:
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五氯苯;六氯苯;氯甲苯;二氯甲苯;三氯甲苯;四氯甲苯;五氯甲苯。
(3)欧盟规定下列化学品禁止用于纺织品的加工中。
欧盟76/464/EEC指令涉及到以下污染,该污染是由某种危险的物质排放入欧盟的水生态环境中引起的危害,欧盟将物质分类为控制的最有害物质的黑名单如下:
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异艾氏剂;镉及它的化合物;四氯化碳;氯仿;DDT(所有异构件);Para-para-DDT(重位DDF);l,2-二氯乙烷;六氯苯;六氯丁二烯;六氯环巳烷;汞及其化合物;五氯苯酚及其化合物;全氯乙烯;三氯苯;二氯乙烯。
(4)1991年英联邦环保法规(程序和物资管理)认为下列物质对水生态环境有害而需要控制(红名单物质):
艾氏剂;除苯剂;甲基磷酯;镉及其它化合物;DDT的所有异构体;1,2-二氯乙烷;敌敌畏;狄氏剂;硫丹;异狄氏剂;六六六;六氯丁二烯;六氯环巳烯的所有异构体;马拉硫磷;汞及其化合物;PCB(多氯联苯);五氯苯酚及其它化合物;Simexine西马可辛除草剂降解物;三氯苯的所有异构体;二氟拉酊;三丁基锡化物;三苯基锡化物。
(5)Eco-Tex有关规定中涉及助剂的禁用或限用物质名单见表7。
(6)其它禁用要求:
印花浆必须无PVC、邻苯二甲酚盐和游离APEO;无游离的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烷基锡类化合物);不含汞;氯烃基化学品不含全氟辛酸(PEOA)和全氟辛酰硫酸盐(PFOS);不含破坏臭氧层溶剂——参阅Montreal议定书;如果使用脂肪烃,其闪点必须在60℃以上;不含农药和杀虫剂;如使用氟烃化学品必须不含全氟辛酸(PFOA)盐和全氟辛酰硫酸盐(PFOS)。
3·2 有害物质主要在哪些助剂产品中
前处理助剂中最可能存在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磺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卤素溶剂等。
据我厂调查,我国生产的磺酸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磺酸实际上是C12-C14混合烷基的苯磺酸钠(LAS),碳链长度都大于12碳,欧盟禁止使朋。如果是十三碳至十碳的烷基苯磺酸钠,即平均小于12碳的LAS就可以使用。支链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很难生物降解所以禁止使用。我国的洗涤剂、洗发液、前处理助剂中都有这种禁用的磺酸钠盐,助剂厂必须把表
表6 OeKo-Tex标准l00的限制值(mg/kg)
限制物质 |
I婴儿用品 |
Ⅱ直接接触皮肤用品 |
Ⅲ不直接接触皮肤用品 |
|
萃 取 的 重 金 属 |
Sb(锑) As(砷) Pb(铅) Cd(镉) Cr(铬) Cr(VI) Co(钴) Cu(铜) Ni(镍) Hg(汞) |
5.0 0.20 0.20 0.10 1.00 1.00 25.00 1.00 0.02 |
10.0 1.00 1.00 0.10 2.00 在检测极限下 4.00 50.00 4.00 0.02 |
10.0 1.00 1.00 0.15 2.00 4.00 50.00 4.00 0.02 |
农药(PCP/Teep) |
0.50 |
1.00 |
1.00 |
|
氯苯酚 |
|
|||
五氯苯酚(pcp) 2,3,5,6-四氯苯酚(Tecp) PVC塑料(酞酸盐) DINP,NDOP,DEHP,DIDP,BBP DBP |
0.05 0.05 0.10 0.10 0.10 |
0.50 0.50 |
0.50 0.50 |
|
有机化合物 |
|
|||
TBT DBT |
0.50 1.00 |
1.00 |
1.00 |
|
有机氯载体 |
1.00 |
1.00 |
1.00 |
|
鱼类杀生剂 |
无 |
|||
阻燃剂 |
无 |
|||
易挥发物的散发 |
|
|||
甲苯 苯乙烯 乙烯基环巳烯 4-苯基环己烯 丁二烯 氯乙烯 芳烃 |
0.10 0.005 0.002 0.03 0.002 0.002 0.30 |
|
|
|
有机挥发物 |
0.50 |
|
|
|
气味测定 |
无不良气味 |
|||
通用的SNVl95651 |
4 |
|
|
|
表7 助剂中禁用物质名单(Eco-tex)
物
质 |
限 制 量 |
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ABS支链烷基苯磺酸 (Cl6/18)双氢化牛脂二甲基氯化胺(DTDMAC)、(DHTDMAC) 双硬脂酰二甲基氯化胺(DSDMAC) 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及其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ClO-13
LAS平均链长>12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卤素溶剂 煤油 矿物萜烯油 |
根据76/769/EEC 无 无 无 无 无 在化学品中含量小于1% 在化学品中含量小于l% 无 无 |
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取代掉,虽然允许含量小于1 %,但彻底取代为最佳。如果我国的磺酸生产厂能生产直链的平均碳数小于12的磺酸则另当别论。另外,一些前处理助剂的粉剂如针织物用的多功能的或三合一的前处理剂就可能含有富营养的磷物质,如三聚磷酸钠,软水用的磷酸三钠等,虽然三聚磷酸钠螯合作用很好,但因造成水体系富营养使鱼类缺氧死亡,虽然欧盟没有禁用,但为了我们的生存条件也应该尽量不要使用。
APEO即烷基酚聚氧烯醚,最常见的是TX-10、 TX-4、TX-7、NP-lO、NP-4、NP-7、NP-40、NP-50、 NP-l00等都在禁用之列。这些原料物料主要用在前处理助剂中;有机硅柔软剂的乳化剂中;一些染色助剂的抗沉淀剂中;水洗酶制剂的添加剂中。
而EDTA是螯合性很强的物质,常出现在前处理助剂、软水剂、双氧水稳定剂、皂洗剂中,甚至有可能出现在匀染剂中,这都是要特别注意的。最近我们发现在水洗酶制剂中,也含有这类物质,这是不允许的。
卤素溶剂常含在前处理助剂的除油剂中,例如四氯乙烯等,甲苯、二甲苯等也会含在除油剂中,这些都要特别注意。三氯苯可能含在修补剂中。
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也可能存在在涂层剂、植绒剂中。也会以溶剂的身份出现在羊毛防缩剂中。
在印花时使用交联剂时要特别警惕助剂中可能会出现甲醛,邦浆A中的煤油也要引起注意。
载体方法涤纶染色,用膨化剂、载体溶剂等,都可能含有违禁物质或异味物质(例如:冬青油),都应引起注意。
软片中已经有明确的禁用要求,但印染企业购买软片只注意是否好用,是否便宜,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主体结构,所以印染企业在购买软片时应要求供应厂家(最好不要在经销商处采购,因很容易产品被张冠李戴)提供产品说明并明确软片不是16碳、18碳混合碳的双氢化牛脂二甲基氯化铵(DTDMAC、DHTDMAC)结构及不是双硬脂酰二甲基氯化铵(DSDMAC)结构的软片。
在一些非硅类的柔软剂软片中,除了主体结构外,也会发现一些禁用的复配物质,如APEO的TX-10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欧盟不允许使用阻燃剂。即使不禁用的地方,纺织用阻燃剂如果含有卤素结构也是要严遭禁用的。
杀菌剂、防霉剂中注意含有禁用的含氯物质。
含有在纺丝过程中的油剂,及纺纱过程中的助剂由于价格的因素可能会有APEO类的东西存在。
甲醛是个应用很普遍的东西,但纺织品对其含量又有严格的要求:
甲醛在助剂中,一般在固色剂中(如固色剂Y,固色剂M等);交联剂及树脂整理剂中也有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甲基化;也有的产品在存放中缩合会产生甲醛;酸性固色剂;分散剂中可能会含有甲醛;进口的助剂也要特别注意。
3·3 印染企业在购买助剂时对助剂企业的要求
(1)直接从助剂生产企业购买,厂家才能保证助剂
中的成份不含有违禁物质。
购买时要求生产企业对该助剂提供不含有违禁物质的环保保证书。今后一旦在纺织织物上出现异常,可以保留向助剂厂索赔的权力。
(2)索要该产品的"安全资料"以保证使用时有正确的认识。
(3)该产品得不到具体保证时,不要轻易购买使用。
3·4 印染企业对助剂加强检测手段
3·4·1
为什么要加强检测
直观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例如:印染企业有一个普遍的看法,即:液体越稠就是浓度越高,实际这个观点不准确,比如,氨基硅油柔软剂在60%时的粘度、稠度远远大于80%的氨基硅油的粘度和稠度,能说60%的浓度高于80%的氨基硅油吗? 对片剂产品认识有偏差,有人认为:软片的产品含量就是100%,但事实并不如此。例如:市场上买的平平加匀染剂,片剂的产品价格相差很大,印染企业很多都是买便宜的,而实际是平平加中掺了大量的元明粉,看似便宜,而实际总的价格并不便宜,并且元明粉对我们染色工艺还会带来危害。企业要算综合成本,而不能只算采购成本。我们要看片剂的有效成份是多少。最近我们又发现有的生产非硅柔软剂即软片的企业,在软片中掺元明粉、硫酸铵等来降低成本,这是极不可取的。因为印染企业在使用时,生产一定量的织物以后胶轴上会出现粘着的白色粉末,就要停车做清洁,既影响工厂的生产效率,又影响产品质量。
对粉末状产品认识也有偏差,例如分散剂NNO,我们也发现市场价格悬殊很大,有的产品实际在里面掺有大量元明粉,印染厂特别是染纱厂要注意合成纤维纱线中本来NNO是分散剂,但元明粉是电解质,对体系会产生聚集而破坏分散体系,对染厂带来品质的影响,这也是不可取的。
对于液体助剂我们不要只看价格,我们要看有效浓度。有的企业检查浓度用糖度仪镜来看,实际是不准的,比如乳化剂用镜检就查不出,建议印染企业应让助剂企业提供含固量或有效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来对应检测。
印染企业对助剂的味道要特别注意,鱼腥味、霉味、煤油味及一些特殊的溶剂气味等都不允许存在,因此要对助剂的气味闻一间,发现异味不可用。
3·4·2 怎样加强检测,检测什么内容
对助剂首先要检测外观色泽、粘度、pH、离子性,主要要求产品前后的一致性"如有产品质量改进、色泽变浅的产品,助剂厂与印染企业及时联系经过试验取得认可方可改变。
要用供应企业提供的方法来检测产品的有效含量、含固量、活力成分。
根据不同品种工艺要求,要检测其螯合性、耐碱渗透能力、分散能力、匀染性(缓染性、移染性)、皂洗能力、沾色牢度、固色能力、干摩级别、皂洗牢度、柔软试验,亲水试验、耐洗试验、抗静电试验、防水产品的防水能力试验、免烫后纤维织物强力试验,试验可以用一个品种鉴别特性,也可用二个单位的相应品种做相对对比试验,这样才能保证以最合理的成本,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3·5 用染化料时印染企业应该注意些什么?
(1)首先对您要使用的助剂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不要提不着边际的过份要求,否则成本会升高。
例如:前处理耐碱渗透剂,耐碱性主要考虑工艺用碱浓度要求,高位槽配碱要求过高要适当改变配液方法,使其耐碱性尽量降低,使助剂在工艺碱浓条件下,渗透最好。如果盲目提高耐碱浓度会造成渗透力下降,成本反而升高,渗透时间要根据本厂的产品结构,设备结构(浸液有几个糟、穿布多
少、车速多少),来保证织物在运行时能在规定时间内浸透工作液。
例如有些间歇式生产方式,对渗透性要求就可以低一些。产品含浆料与不含浆料,对产品的要求也不相同,不要千篇一律,这些才能降低助剂成本。
(2)加助剂不是越多越好,使用助剂品种及助剂使用量也要恰如其分,使用助剂是为了解决自身的质量问题,如果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选择合理,则工艺配方的成本应该是最经济的,
(3)培训企业内部职工队伍,使大家以企业利益为核心,才能真正的降低企业产品成本。
(4)改变传统工艺,杜绝可能造成危害的工艺实施。例如:染硫化染料用氧化剂重铬酸钾(红钒)就可能造成重金属超标。
(5)不要一味的购买便宜货,现在助剂市场有一种恶性竞争,互相压价销售,出现的后果是:在当今原材料居高不下之时,一种可能就是某助剂成本高于销售价格则最后消亡;另一种可能就是助剂厂家降低该产品品质,降低含固量,所谓的降低成本。
印染厂购进助剂,虽然便宜,但造成用量增加或产品质量下降,返工增多,综合成本并未降低甚至还要升高。同时,另一个潜在的危险是搞垮我们的民族工业,使我们的产品竞争力下降。
(6)对于含有甲醛(或少量甲醛)的产品或其它含有不应有的物质的产品是否能够使用,应以用该助剂对纺织品做的应用试验结果为准,即纺织成品上有害物质的残留量数据为准。因为OeKo-Tex标准也好,欧盟也好,其它国家也好,所规定的限制数据都是以纺织品残留量的数据为准,助剂中的某些物质含量在印染加工过程中,残留在纺织品上的数量是会变化的,这些数据应找助剂厂提供,但助剂厂生产的助剂能够避免使用规定的有害物质为最好,
4 结束语
(1)染料企业要杜绝生产违禁结构的染料和加强滤饼商品化的开发,从而提高使用性能并能大幅提高附加值,提高我国成品染料的竞争力。
(2)染料企业要与助剂企业联合开发,研制适用的、高品质的、分散剂和添加剂,提高染料的竞争能力及品质。
(3)助剂厂要加强科研开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的开发满足染厂要求的产品,振兴我们的民族工业。
(4)助剂厂要和相关的精细化工厂一道联合开发好的原料,打破国外企业原料垄断的局面。
(5)印染厂要结合染料厂、助剂厂形成一条生产链。助剂厂要技术服务到印染厂甚至服装厂,提供技术之需,而印染厂要根据市场变化、品种变化,对助剂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企业的良性发展,为了我们能有效的参与国际竞争,印染企业、染料企业、助剂企业应携起手来共创美好的明天。 (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