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资料yd7206

用于纺织品的整理有效于防止西尼罗河病毒的传染

资料来源:http://textileinfo.com/cn/chemicals/daiwa/news.html

 

全球温暖化,使得热带的蚊子传染病北移。以蚊子作为传播媒介的感染源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成为大问题的西尼罗河病毒,已发生了很多起死亡。

全球西尼罗河病毒在不断扩大(红色是发病区,绿色是日本脑炎发病区),[资料提供:美国国立感染病研究所],西尼罗河病毒原是非洲的地方病,1937年人们在西尼罗河地区的乌干达第一次发现了这种病毒,然后在以色列、法国、南非陆续被发现并向全世界扩散。1999年开始在纽约流行,很快全美就有病患超过4000人,240人以上死亡。

感染途径可能是进口的宠物野鸟携带了病毒,或感染区的蚊子随飞机船只入境。岛国日本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最近也出现了病例,厚生劳动省的《感染预防法》规定各都道府县府负责人必须在发现病情时及时申报。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后经过2天到2周的潜伏期后,会突然出现39℃以上的高烧,有头痛、肌肉疼痛、出疹的症状类似于非典。20%的感染者中约有1%的人病情恶化引起脑炎导致死亡。因此,西尼罗河病毒一旦发病非常危险。

但用大和化学工业的防蚊整理剂「Aninsen CLC-3600」整理纺织品,能够有效抑制西尼罗河病毒、疟疾、日本脑炎等因蚊子传播而引起的疾病。

1947年大和化学工业在日本首次推出了非药品直接涂在人体皮肤上的防蚊驱避剂“kaknock”。此后,大和化学工业经过多年经验积累,研制推出了用于纺织品整理的防蚊整理剂Aninsen CLC-3600。其具有不损害纺织品的原有风格和耐洗涤等特性。几年前已用于部分户外纺织用品的后整理。Aninsen CLC-3600可用于防止人体遭受西尼罗河病毒、日本脑炎等病毒感染的纺织品的生产,为人类造福。

Aninsen CLC-3600整理的纺织品在蚊子吸血前有效驱避

▽驱避的作用机理

用于以蚊子为代表的吸血昆虫的驱避剂主要有通过刺激昆虫的嗅觉来发挥驱避作用和通过刺激昆虫的嗅觉等来发挥驱避作用两种。刺激嗅觉的驱避称为蒸发驱避,经这种驱避剂处理后,具有蚊子不叮、不靠近的效果。这是因为蚊子感知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后在接触人体时,其是以人体内发出的暖流对流为判断基准的。此时,驱避成份的分子堵塞了蚊子的湿度感知器,妨碍了感知水蒸气的能力,所以蚊子不能接近人体。

刺激触觉的驱避被称为接触驱避。经过这种驱避剂处理后,蚊子仍接触人体,但在吸血之前,逃避、飞走。这是因为在接触后,驱避成分作用于蚊子的末梢神经,蚊子倒下或死亡之前的亚致死剂量,使蚊子发生行动错乱和行动障碍。

大和化学研制的防蚊整理剂Aninsen CLC-3600应用了接触驱避型的作用原理。可用于户外的登山野游用服装、帐篷,钓鱼时穿的服装,窗帘、毛巾被、睡衣,园艺用服装手套,农业生产用工作服等纺织品的整理。具有良好的防蚊效果。

微胶囊化Aninsen CLC-3600具有极佳的洗涤性

Aninsen CLC-3600是采用微胶囊技术制成的防蚊整理剂。使其固定在纤维上从而达到防蚊效果。Aninsen CLC-3600Ficoat SE的物化性状如下表

 

Aninsen CLC-360

Ficoat SE

外观

乳白色液体

乳白色液体

成分

甲苯酰胺类复合化合物

特殊丙烯树脂

溶解性

分散于水

分散于水

离子性

阴离子

非离子

pH

6.2±1.0(原液)

69(原液)

防蚊效果

1、试样及试样的整理

1-1 配方: Aninsen CLC-3600 7
Ficoat SE 6

1-2 试样:棉密织平纹布 (110g/m2

1-3 工艺: 11(轧液率80%)→充分干燥(80)→焙烘(130℃×2min)

2、防蚊试验方法

在大小约30×30×30cm的蚊子饲育箱(25℃±2℃、湿度6070%)中放入30只蚊子。把布筒形缠绕于被试手臂,然后在蚊子饲育箱内搁置2分钟。测试2分钟内在手臂上的蚊子数量,考察防蚊效果。

静止率(%)=

静止蚊数

×100

实验用蚊数(30只)

 

驱避率(%)=  

对照区蚊数-试验区蚊数

×100

对照区蚊数

注: 供试昆虫:雌虎蚊成虫(大阪府立公众卫生研究所提供OT74 、本公司饲养。是在成虫后7天结束了交配的雌虎蚊)

被试人员:A(男性)、B(男性)

  结果

样品

被试

静止数

静止率()

驱避率()

防蚊整理

A

1

3.3

94.4

B

1

3.3

93.3

洗涤10

A

5

16.7

72.2

B

4

13.3

73.3

未经处理

A

18

60.0

B

15

50.0

 

原样:蚊子聚集

整理布:没有蚊子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