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政策思考yd6814

   今年新增的原生态组别成为青歌赛上一道新的风景,选手们以极其地道的乡土气息和别具风格的唱法吸引了观众们的关注。但由于原生态选手中不乏少数民族歌手,他们对汉族历史文化了解不是太多,所以在综合素质环节吃亏不少——

第十二届央视青年歌手大赛5月1日晚正式开赛,在未来的20天中,电视观众将能通过电视直播切身感受到紧张角逐的赛场气氛。今年新增的原生态组别成为青歌赛上一道新的风景,选手们以极其地道的乡土气息和别具风格的唱法吸引了观众们的关注。但由于原生态选手中不乏少数民族歌手,他们对汉族历史文化了解不是太多,所以在综合素质环节吃亏不少。这引起观众纷纷质疑,观众认为,这对原生态歌手很不公平,对原生态歌手应该取消综合素质的考试。

原生态歌手不懂普通话

    5月2目的比赛中,西藏电视台选送的藏族歌手贡桑德吉,用天籁嗓音征服全场。但在综合素质问答时,来自西藏山区的她根本听不懂普通话,董卿说了半天题,她却一头雾水,董卿赶紧请同是藏族歌手的评委韩红为其翻译。韩红用不太灵光的藏语断断续续地与其交流一会,却突热"卡壳",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又问评委卓玛,"文物"这个词藏语怎么说的?好像藏语里没有这个词哦"。

    还有一位来自彝族的歌手选到的视听题是要求辨认布兰妮演唱的歌曲名是什么。不少观众打进电话打抱不平,提议为少数民族歌手专门出题。网友更是评论激烈,有网友表示:"很多来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手对汉族历史文化了解不多,对外国文化更是无缘接触。青歌赛将原生态组别单列,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机会展示得天独厚的音色和别具风格的唱法,为什么还要他们答综合素质题?要他们解释成语的意思,回答历史题,从世界地图上辨认德国和英国,实在太为难他们了。这既是对原生态歌手的不公平,也让这个组别的单独划分失去了意义!"       单蓓蓓   青岛早报2006/5/5/6

相关新闻

综合素质考题难度降低

    对于其他组别的选手来说,今年的比赛反倒沾了"综合素质"考题难度低的光。去年"青歌赛"中设置的"综合素质"考评由于选手素质低闹了不少笑话。今年的"青歌赛"取清了去年难度很大的"视唱练耳"专业环节,而无论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深度都降低了,却从广度上增加了一些诸如流行音乐的元素。尽管如此,现场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场面,比如有选手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说成是关汉卿,引来哄堂笑声。还有选手非但说不出钢琴家郎郎弹的曲子,就连他是谁竟然都不知道,结果受到评委徐沛东的批评。

同时专家余秋雨也遭到了观众的质疑。余秋雨在点评歌手时说到 "仁者乐山"。当时他将""念成"le",话音未落,一位河南现众的电话就打到现场称""字本音应该念作yao(音乐的乐)意即爱好,而不是余秋雨老师说的le(快乐的乐)"这位观众觉得,余秋雨作为著名作家,现场评委不应该出现这样常识性的差错。海风

问题不大,争论大   <纺织新科>编者按

    这一时期央视直播的青歌赛好热闹,收视率过亿。但是媒体评论的热点却是替原生态歌手素质考核鸣不平、并同时对主考官余秋雨的素质提出质疑。

    原本是知识性问答,央视偏要称之为综合素质评分,考官有权评价歌手,观众为什么不能评考官。歌手说错了是综合素质问题,考官说错了也是综合素质问题,这可不是件小事。

    综合素质考官的文化知识肯定要比青年歌手丰富,但不知歌唱水平如何,观众之所以偏心’,可能是因为央视安排的综合素质考官,与少数民族歌手,语言不通(不知道能不能听懂歌手的唱词),语言不通祗扣歌手的分而不扣考官的分,倒底是谁的素质不高确实值得推敲。  

窃以为:央视对参赛原生态歌手考核汉文化和西洋文化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做法欠考虑,观众偏心有理,理在民族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