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改面试300名学生尝鲜Yd6804

青岛二中昨实施自主招生新办法,考生走出考场笑称有意思

原载青岛早报2006/5/7/3  记者 宋振涛 摄影报道

早报讯  昨天,300多名初中毕业生走进青岛二中,体验了一场特殊的面试。由于青岛二中是我市自主招生的学校中惟一一所取消笔试的学校,所以,昨天的面试尤为引人注目。面试从早晨8点多钟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

    “三角考场”缓解紧张

    对于自主招生的学校来说,以往考试笔试是考察学生的“重头戏”,青岛二中首次取消笔试,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件新鲜事。昨天下午,记者走进二中考场,感受了一把考场气氛。

    记者注意到,考场的布置和以往有所不同,7名主考老师的座位与学生的座位正好形成一个三角形,每一考场的10名考生都是同时进入考场就座,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个号牌,考生依次按顺序抽签答题。主考老师告诉记者,这种“三角布阵”的考场设置,是想给考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考场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

    试题设置有“门道”

    昨晚7时许,最后一组的10名考生进入考场就座,面试分为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两部分。在首先开始的英语听力测试中,考生按座号顺序每人随机抽取一道试题,由老师宣读试题后进行回答,时间限定在1分半钟之内。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第二部分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也就是在不指定主持人的前提下,同一考场的考生根据现场确定的题目发表个人观点并进行讨论或辩论。主考老师告诉记者,设置这一考题类型的目的,就是考察考生的现场表现,综合评价每位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情绪稳定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考后笑称“有意思”

    “青岛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伙伴城市,作为东道主,你认为目前青岛市的整体环境还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改进?”“假如你们是同一个班的班干部,你们班即将承办校运会某一比赛项目,需要筹集资金5000元,请你谈一谈你的筹款方案”“作为中学生,在你知识积累和自我锻造的黄金时段,你怎样看待‘超级女声’现象”……这是在昨天的面试中出现的几道“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题”。“以前没经历过这样的考试,觉得这种考试还挺有意思的。”考生郝放对记者说。

    重在考察综合素质

    青岛二中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个别通过自主招生升上来的学生只知道学习,死盯着分数,对学校组织的人际交往、学生社区、学生实践等活动缺乏足够的信心与热情。取消笔试采取面试这种方式就是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该校今年计划通过面试招录100名学生,参加面试的学生必须是经初中学校按教育局规定推荐的学生,同时具备初中三年的综合素质表现优秀、初中综合素质评定基础性目标均为A、学业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会考科目原则上为A等条件,还要提交两名具有推荐资格教师的推荐信。学校组成面试委员会,每个面试组由7人组成。面试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A等学生优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