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鞋的学问yd5707

邢声远

中图分类号:TS943·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3348(2004)03-0062-02

原载:《北京纺织》2004/3;62-63

 

人要走路,必须要穿鞋,鞋是人们为了保护脚 部免受带棱带刺的硬物伤害和御寒防冻而穿用,兼 有装饰功能、卫生功能的足装。鞋子虽然只占人们 服饰的很小部分,而且处于不易受人注目的"最下层",但其作用非同小可,因此有史以来,鞋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鞋也常用来表示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中国民间常流行 "没有好鞋穷半截"、 "足下生辉",这两句足以说明鞋对美化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鞋子的设计是否合理,造型是否美观,穿着是 否舒适,不仅关系到人的仪表和风度,也影响到人 的步履和健康,它在人们的服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当前,以人为本已成为人们的理念和时尚追 求,对鞋要求穿得舒适、卫生和健康,于是各种时 尚鞋应运而生,品种繁多,层出不穷,这不能不说 是一种社会进步和现代物质文明。研究表明,若将 鞋子重量减轻1克,就相当于在人的背部减去6克 重量。而且脚与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在医学上脚常被称为人的 "第二心脏",因为脚掌与上呼吸道及内脏之间有着密切的经络关系。根据经络理论,如果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到呼吸道和内脏的正常工作,容易引起胃痛、腰腿疼、男子阳痿、女子行经腹痛、月经不调等病症。根据西医理论,人体的温度主要来自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而释放出来的热量和人体各组织、器官在机能活动中产生的热量,这些由体内所产生的内热量是通过心脏的收缩作用,靠血液循环携带到全身。而脚特别是脚趾,远离心脏,是血管分布的末梢,待血液流至脚上对其热量己很少了,加之脚部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相对较差,热量也较容易散失。根据测定,脚趾尖的皮温只有25℃左右。而且人的脚还是调节体温的重要部位之一,脚背上每平方厘米的皮肤分布着170-190条汗腺,脚底有300-350条汗腺。脚上皮肤的每条汗腺平均每分钟约分泌6-10微克的汗液。在气温为20℃时,脚在鞋中的汗汽蒸发量每小时就可达到20-50克,脚通过排汗来调节温度。人们在夏季常穿凉鞋,冬季常穿棉鞋,就是利用鞋来调节人体温度的。如果穿鞋不适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汗汽向外散发和渗透,令人感到闷热难受,在气温较高时,甚至可引起或加重中暑。在严寒的环境中,人能耐受时间的 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鞋袜的保暖性能,因为脚比手更难保温,下肢血液的回流心脏较为困难,即使躯干能足够保持体温,而脚趾的温度因保温不好可降低2℃左右,会使人感到剧痛难忍,在严寒的季节里常见到在室外站着时采用跺脚的方法来御寒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寒冬腊月里那些靓丽的小姐常穿裙子露出一双纤细的玉腿,看起来十分美丽,但这种以健康来换取美丽之举是不可取的。

人的脚都有足弓,它是由26块骨骼及足底韧带、键膜和肌肉组成弓状结构。人在行走或是站立 负重时,足弓的高度会降低1-1.5厘米,足宽会增加1.7厘米,足长增加1.5厘米。因此,鞋的设计和选购应符合上述变化。特别是鞋底应当接近于足弓的弯曲度,只有穿这样的鞋,不仅走路舒适,而且符合健康与卫生的要求,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正统鞋一般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选购鞋子时,在考虑健康与卫生的前提下,应挑选一些造型美观、款式新颖的鞋也是在情理之中。然而,也有一些片面追求时髦的女性,穿用一些不符合健康要求的时髦鞋,如前几年市场上非常热销的松糕鞋。年轻的女性穿上松糕鞋确实很酷,其实脚下感觉却很苦。从外形上看,松糕鞋确实很"美",突出了个性化,看上去很卡通,或是圆头圆脑,或是方头方脑,或是楞楞怔怔,犹如一个酥软多层的大发糕,好不惹人喜爱。但这是一种虚假的"美丽",时尚的忠实追逐者不得不付出痛苦和健康的代价来换取"美丽",特别是那些身材较矮小的女性想借助高度达10厘米的松糕鞋作为道具,达到在视觉上产生修长而美丽的效果。有人称松糕鞋为 "死亡之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穿上这种鞋增加了脚掌与地面的距离,脚掌能感知地面高低不平的信息相对减少了,由于身体重心的上移,使身体保持平衡的能力明显降低,完全失去了脚踏实地的感觉,在高低不平的道路上行走 时,稍不小心就会失去重心而不稳定,甚至摔倒也时有发生,并常伴随发生踝关节扭伤现象,其原因是由于鞋底没有足弓,行走时致使脚趾不能自由地伸展,起不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失去了动态平衡而导致摔倒。这种鞋穿的时间长了,脚部的肌肉、关节、神经容易发生褪行性变化,甚至引起脚部麻木,脚掌变形等疾病,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近两年来,一些诸如 "鲜鱼头"、"蚕豆头"、"竹节鞋"等韩式尖头鞋充塞了各大商场和小货摊,在大街上也经常见到一些时髦女郎,脚穿各种各样的尖头皮鞋,她们感到很时髦、很酷,陶醉于自我欣赏之中,但也有不少旁观者看后感觉到很不舒 服,好像一下子见到了卓别林,这种时髦的尖头鞋细高跟,鞋跟高度都在7厘米以上,而且鞋跟很细。人体站立时,脚跟和前脚掌各承受一半的重量,其中拇趾又承担了前脚掌一半的重量。在行走时,拇趾和第二脚趾担负着主要承重任务。将脚穿入一双跟高、头尖、底硬的鞋里,不仅改变了脚部承受体重的合理比例,使脚趾受到挤压,而且还加重了因行走、跳跃而产生的冲击作用。长期穿着又尖又窄的皮鞋还容易造成拇趾外翻和锤状趾畸形,发病率高达20%-30%,但鞋头也不宜太宽松,否则会使脚生胼胝。

长期穿高跟鞋会对膝关节、脊椎带来不良影响,造成这些部位的骨质增生或腰椎盘突出,因为穿高跟鞋后,身体必须前倾,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不得不改变姿势,即腰前凸增加,臀部后翘加大,使人体重力线前移。这样,上身的重量不再经过骨盆传导至膝、小腿、踝、足而至地面,而是由骨盆直接传导到双腿,无形中使骨盆的负担加重,其结果导致骨盆入口变窄,造成婚后分娩的困难。一般鞋跟高度宜在5厘米以下的中跟鞋,最好是鞋跟高1-2厘米的平跟鞋。

时下,一些时髦女郎爱穿紧包脚和腿部的高简皮靴。宽松的上衣,紧身的裤子或是穿一条短裙再加上一双高筒皮靴,形成倒三角形,在人体造型上,给人一种英俊、满洒、威武的视觉效果,符合服装美学设计原理,看上去很 "酷"。如果长期穿着高筒皮靴后,就会在小腿下1/3处出现轻度肿胀和小腿肚及外侧疼痛,甚至在足背处也会产生疼痛,这就是腓浅神经压迫痛症。也有的穿着者还会发生跟腱周炎、腱鞘炎、脂肪垫炎和脚气病等。以上这些病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皮靴病"或 "皮靴综合症"。引起皮靴病的主要原因一是皮靴偏小而穿着不适;二是靴腰过紧;三是靴子幅面偏低;四是靴跟过高等。这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可促使 足背和踝关节处的血管、神经长时间处于被挤压的状态,从而造成足部、踝部和小腿处的部分组织血液循环不良,又由于皮靴的通气性较差,行走后足部散发的汗汽无法及时排除,尤其是汗脚者更甚,这就给厌氧菌、霉菌等造成了良好的生长和繁殖环境,因此,常穿皮靴易得脚气病。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女性患脚病的比例比男性高出10多倍,其罪魁祸首就是那些 "时髦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