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工作回顾yd5706

徐家道

原载:〈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05/10;8-14

 

引言

    协会94年3月成立,98年6月第二届理事会改选,当时会员企业只有79家,选出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理事各八人,2001年由于理事长工作调动,需要改选,但因种种原因,一时难以落实,只能由秘书长兼副理事长代行职权,从第二届改选到今已有七年多,在这七年中,浙江省印染行业发展虽有快慢起伏,但总体讲可以说势不可挡,98年全省印染布产量为57.48亿米,占全国印染市产量39.24%,2004年发展很快,产量比上年增长22.79%,全省产量l60亿米占全国比重由2003年49.93上升到53.34%,2005年上半年产量达到86.15亿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4.88%,占全国比重升到54.01%,这七年中产量增加达到3.59倍,当年很多产量只有几千万米的企业,不少都发展成1亿以上甚至2亿、3亿,最多的甚至达5-6亿米/年,2005年上半年半年产量在4500万米以上企业有45户,占统计企业13.27%,行业协会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为企业做了一些服务工作,得到会员的认可。七年来会员单位有进有退,但进多退少,到2005年9月12日会员已发展到152户,比第二次改选时增加为1.94倍。会员的专业除棉、麻、化纤印染整理外,还有纱线漂染业,针织漂染、丝绸印染、棉花染色以及印花制版、制网、数码喷墨印花,染料、助剂、印染机械、仪器仪表和经营性商贸公司等,这些会员有不少还是全国知名的领军企业,甚至可跻身国际领先的队伍的企业。协会随行业的发展不断壮大成长,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挑战与机遇并存,行业正面临新一轮历史转折关头,这次会议在理事会改选的同时,将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高勇副会长作国际纺织贸易最新动态、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和企业如何应对专题报告。企业经验交流除在理事会简要发言外,详细资料编入会议资料专辑,还有一些专题报告及当前还有推广意义的经验也将编入会议专辑,深信在新选出的理事长、理事会的领导下进一步提高协会的工作水平,完善协会的服务功能,使浙江省印染行业加快从一般的制造业基地升级换代向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发展的速度,从以量的增长为主转向质的增长,为浙江省纺织从数量大省向质量、品种、效益的大省、强省发展作出贡献。

七年来工作汇报

    根据国家对行业协会的要求,民政部制订了《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本》在第一次改选后参考省内早先成立的棉纺织、毛纺织协会章程,协会制订并修订了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章程,并经民政厅于2000年8月8日核准。在该章程的第二章上有十条业务范围,按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2005年发表的"全省行业协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列出12种服务项目及企业与行业协会对行业协会职能的认识14项对照,我们实际做的工作范围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在全国的服务指南上写了:"协会以为会员服务,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行业共同发展为宗旨。提供咨询服务;举行技术(管理)交流与信息发布,并编印《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月刊;做好承上启下组织横向联系等中介服务工作"。浙江省经贸委于2005年定了一个行业协会工作业绩自我评价表,共六大栏目21个项目评分,我们对协会2004年工作对照评分自评评了67分,总算是及格分。下面先汇报信息与技术交流数宇及情况:

信息与技术交流

一、交流活动

年份

次数

参加人次

1998

8

511

1999

8

1110

2000

8

923

2001

5

720

2002

4

780

2003

4

780

2004

6

570

合计

43

5394

2005(1/8月)

3

186

二、出刊物《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

年份

册数

字数(万)

1998

11

50

1999

11

100

2000

8

90

2001

8

106

2002

9

103

2003

8

134

2004

8

130

合计

63

713

2005(1-9月)

6

92

 

三、编印资料   传播资料

    1、染色打样放样技术研讨会专辑

    2、涂层整理技术及功能整理技术交流会资料

    3、全国纺织印染涂层复合功能纺织品技术交流会资料集

    4、氨纶纤维的发展及高新纺织品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合编)

    5、全国实用印花新技术交流会资料集

    6、全国印染行业设备管理、维修、保养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

    7、全国优质、高效、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经验交流会资料集

    8、后配额时代实用染整新技术研讨会资料集

9、全国印染企业车间主任(主管)培训班资料集。

四、全国性专业会、交流会资料、论文集传播

    a、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历届专业会议含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各次会议论文集

    b、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员交流会如"灯芯绒、卡其染整技术和发展大会"第一届-第四届《全国印染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全国印染、棉纺织、色织产品开发年会资料论文集》《印染技术与染料应用培训班资料集》等

    c、全国印染信息中心组织的专业会议资料如《全国生物酶在染整工业中的应用技术》《2004年全国新型纤维染整加工技术研讨会》等

    d、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协作网编印的会议资料如《全国染整新型纤维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等

    e、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印染学术讨论会年会论文集

    七年来供应各类资料约二千余册。目前资料还有不少存量,可随时供应。有些比较有一定影响的会议,但有的因费用太贵,或应用面偏狭等,我们搜集会议资料后传播目录及主要有用的文件。(未转印部分企业可根据资料目录向我会索取复印件)

    对协会经常性交流内容,如传播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代表大会、理事扩大会议及全国印染生产运行情况以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重大活动,使企业能了解全行业动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广一些,对企业工作有所启发帮助,现对交流内容有重点的稍作回顾:

一、管理信息

    印染是纺织产品的最后一道关口,极大多数纺织品经过染整才能与消费者或服装商见面,前道产品的特点、优点经印染加工优化出来,前道某些缺点通过印染去除或掩盖,产品的风格特征手感是否符合客户要求、具有竞争力,附加价值能否提高,印染挑起了重担,印染被称我国纺织产品的"瓶颈",尤其在当前以低价竞争为主的形势,要用较差的坯布,较便宜的染料助剂做较优的产品,印染企业的压力更大了,尤其印染企业特点是多工序、高效率、总体协同的现代化生产,前后道相互影响很大,如染色中练漂疵病前道肉眼看不出,染色中却明显暴露;染色的色光牢度经整理后发生变化,工艺上车最好能自动监控,但因投资和技术问题等还不能普及,目前还是人为控制起决定作用。印染行业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重在现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深刻体会,因此先讲管理交流方面内容:

    1、企业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方面。我们最早介绍有绍丝印(绍兴富利达)滨印(山东华纺)、后来又介绍美欣达、华宇、东盛;省外介绍淮北印染厂、上海华纶、司麦脱、无锡维新、深圳中冠、广东溢达等,省内还有绍兴亚太、绍兴一印(大和)、绍兴二印(富强)、诸暨征天等,这次会上美欣达、宁波众蠢将发言,还有筒子纱染色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效益较好的国周也是一个好的典型,马知方高工专门有一个资料。总

之,结合企业实际学先进是永恒的课题,当然更要"学中有创",才能超越前进。

    2、企业管理

    (1)97/12、98/1的《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上刊登了上海印染厂值班长培训班的三篇,99/3-4期又刊登了上海印染车间主任培训班三篇文章。2001年12月《浙江省染色打样技术研讨会将上面文章编印进去,还增加了吴嘉生老先生在深圳永新实践的总结《外销什色棉布的来样、打样和生产》《印染布的国内外动态及染色布的色差掌握》等文章,还请上海华纶武祥珊高工、胡平藩高工讲"印花工艺管理的实践和发展"。这些宝贵的实际管理经验,如能认真学习,结合企业情况推广,对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是十分宝贵的。如诸暨浙江征天通过消化吸收应用取得很好实效。这次会上印发的锡漂王清安高工的《浅谈染整生产的现场管理》是很实在的体会,值得大家重视参考。

    (2)2005年4月在2004年与上海合作办车间主任培训班基础上,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主办我协会承办的车间主任学习班结合浙江省具体情况,在上海的资料基础上染色部分又增加傅继树高工讲化纤产品"液流染色"朱善长高级技师讲"染缸(卷染)染色"及马知方高工讲安全生产等内容,轧染方面还邀请了实践经验丰富的邱雄飞高工及崔浩然高工,设备管理方面沈渭泉高工,这样进一步提高基础开展培训,我们将在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基础上作为"传统节目"每隔半年,一期一期办下去。

(3)"全面质量管理"与QC小组 

我们看到资料如绍兴有不少企业都通过ISO 9000系列

的质量管理认证,但没看到和TQC活动结合(我们看到国周有二个QC小组)。省丝绸协会组织的第28次成果发表有八家企业十七项QC小组成果,八家厂中除一家织造厂以外,有丝绸

印染厂四家,我们会员有诸暨征天、富润公司(除印染外还包括绢纺、针织等。据全国QC小组活动介绍,富润公司2004年QC活动取得67个成果,经济效益达963.8万元。)达利凯地三家企业参加。因此我们专门刊登并写随想,希望进一步推广QC小组的活动。对企业家本身也是有促进提高作用的。顺便谈一下创名牌问题,2004年省印染名牌有亚太的仿真丝印染绸(复评);美欣达的灯芯绒纱卡面料(复评)富丽达的化纤面料(织造产品设计加印染);恒美牌弹力面料(织造产品设计加印染),这四个企业在全省2005年上半年统计的445家省印染企业中只占百分之一,据说名牌名额"粥少僧多",各产业争名额不可开交,而且你评上省名牌同行也不完全服气,但说来说去要产品质量好、信誉好,印染布要有名牌服装厂来用,根本问题还是练好内功,而练内功一定要ISO 9000验收并落实经济指标考核与前面王清安文章中的现场管理及TQC活动相结合。

(4)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 

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协会一贯比较重视,入会会员先

要填一张环保状况表,也曾专门开过环保会,并不断交流这方面经验,省领导提出建设"浙江生态省",更加重了我们的责任与时代使命感,2004年7月份我省与中国印染行业协会比较早的开展全国性优质高效节能节水清洁生产交流活动;由于当前煤、油能源大幅度涨价,以石油化工原料为基础的染料助剂涨价,水和污水也加强控管、调整价格等等,而加工费并不能相应调整,因此提高质量、减少返工回修、提高生产效率、节能节水、加强能源的回收利用的问题成了影响企业盈亏甚至生存的大课题,应该说清洁生产,节水、节能是印染企业永恒课题,不应简单归入技术问题,实际是企业领导管理水平与能否发动群众落实一个好的机制问题。2005年5月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环保专业委员会在常州召开《全国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和污水达标排放学术讨论会》,接着全国染整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印染信息中心又联合召开了全国性会议,我们在2005年6月份印发了论文集目录和选出一些文章,我们这次会议专辑又重新印发吴江盛泽盛利织物整理厂"从实际出发,加强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的系统化管理"经验总结,这个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问题是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也关系到企业的形象问题,希望大家重视。

    (5)设备管理

    这是企业基础管理重要组成,所谓"人"、"机"、"料"、"法"、"环"生产和质量要素的第二点,我们专门开过会介绍了美欣达,还有江苏民营企业德发(原锡漂)由不重视到重视的过程,绍兴染整革命咨询报告也提到液流染色机无压力表、导布辊上料斑、浆斑未能及时清除造成疵点及设备跑、冒、漏、滴多等问题,三年前绍兴永通发生土法涂层机爆炸死人事故血的教训,也是工艺设备选型中设有把关也不检查整改所造成的。这次会议将设备管理资料每个印染厂送一份,以引起对设备管理的了解并重视。广义来讲,设备管理还包括改造更新。

    (6)管理上最根本问题是企业家本身提高素质的问题。

    由于我省民营企业发展早、紧跟市场灵活性好,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少企业家有不同程度的容易看到自己成绩,看不到存在问题、差距和隐患,我们在2003年10-11月刊上登了200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民营企业要加快转型》,该文提出的五个注意点,还有《要顺应管理发展新形势,努力创造学习型企业》两篇文章,这次会上介绍美欣达、众鑫还有一些企业在整个行业存在困境,但这些企业仍蒸蒸日上、还有一些扭亏增盈的企业,应该说都有跟得上时代的实践和建立学习型企业的精神,希望继续发展提高并能在全行业中结合具体情况推广。最近,我碰到绍兴庆盛的冯副总,他们企业对提高领导素质很重视,去年曾专门组织领导班子去山东青岛海尔学习访问,但他们觉得海尔有许多东西精神可以学,具体做法还应结合行业、结合企业的经验实际运用,他说他们领导经常组织学企业管理,目前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智商,情商大家都有认识体会并经常谈论了,他们可以说是一个从领导层开始的学习型企业,目前企业的人才战略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包括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等各方面,美欣达是比较成功的一个,而关键又在于领导的水平,也就是智商情商的问题。有的企业对第一线职工关怀,今年高温特别热,给一线岗位职工装上冷风、供饮料、做适合热天饭菜及保证休息好等即属于情商问题。最近有不少企业聘用外国人才,但如何用好外来人才,

如何处理好与原来技术人员的关系问题,对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也是一个考验。

    关于企业领导的素质,马知方高工作了讲述,请大家研究。

    提高企业家素质再上一层就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我们《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04年12月p.114登了杜钰州会长在首届中国纺织企业文化高峰论坛上的主题报告:"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升级"并加编者按,希望企业认真学习《美欣达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也就是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现在已过去了九个月,希望下午大家能谈谈这方面的体会。最近报载国家要制订"企业道德规范",我想企

业家素质首先要遵纪守法,这是底线,但有些法律还管不了,就是道德范畴,道德再提高到思想精神素质层次那就是企业文化,如果企业家的素质能在搞好经营管理使企业兴旺发达的同时又是具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实践证明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那末企业家的素质可以说"修成正果"了。

二、技术信息

    协会的技术交流内容十分丰富广泛,不一一叙述。比较有普遍意义的如棉麻织物前处理中的生物酶,高效前处理剂等,含涤纶织物的碱减量技术、染色打样仿样技术、弹力织物、棉/锦、多纤混纺染整织物等的普及、T/R高档化罐蒸技术,织物的功能整理、涂层技术、以及新染料、助剂,到新工艺、新纤维材料、新产品等各方面不一一详述。有时协会将全国性的专业技术交流会及时通知有关企业如全国纱线筒子(经轴)染色研讨会,我们通知各纱线漂染针织漂染企业前往,同时还请原杭州纱漂厂陈志乔工程师代表协会前去参加,并将带回的论文集转送,会议内容以一次性染色成功为主题对各相关企业有一定帮助。

三、经济信息

    面临后配额时代,国际贸易风云变幻,国内政策对应变化快,我们都做到尽快及时报导传播。如6月份登了81项取消出口关税及临时增加附页快讯,对欧盟十类纺织品以中国主动配额而终止调查等内容;如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我们先后于2003、2004年出过四次专辑,2005年7-8月又登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ISO 9000)体系"全面启动信息这项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搞出口的民营企业应该说十分值得重视的信息。此外,我们对市场和产品也及时出信息,特别有的企业没有订综合性刊物报纸,或订了但只有一部分人看到,有时查找印染企业需要的信息,看《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比较方便配套。

    前面汇报我们协会关于管理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传播方面,但有了信息要研究分析,综合运用于实际,并结合实际创新更加重要。

    技术上举个例:我省内研究涂料印花技术的余一鹗高工,创造了特柔软高色牢度及低温印花等技术,都是融会贯通了涂料印花的粘合剂、色浆、糊料内各种药剂的性能与基础理论并通过反复对比实践组成了一整套涂料印花浆复配应用技术,对高档涂料印花产品系列化开发,提升涂料印花产品档次,并能根据不同客户要求所谓"傻瓜型"区别应用,在我国印花业中作出了应有贡献。

    企业产品不断创新上,如大和徐美灿董事长,他在绍兴民营企业中第一个搞出口棉布、棉麻混纺、高档粘纤(人造棉)产品、摇粒绒产品,以后又发展搞长毛绒仿人造毛皮、在仿人造毛皮中解决了毛根毛尖渐变染色的问题,产品适应国际绿色环保的潮流,保养方便,价格又大大低于真毛皮,适用面广,只要在花色品种上不断更新,应该说是一只生命周期较长的产品,为企业繁荣兴旺创造了条件。

    管理上如2002年11-12期《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刊登了美欣达单建明董事长在全国会议上的发言:"购比价格管理在企业内延伸的实践"也是企业管理中一个很好的创新实践。

再大一点管理上讲讲海尔—— 一个世界知名、成效卓著的企业。张瑞敏(首席执行官)说,他们"中国式的管理模式"是: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老子、孔子、孙子及易经中的哲学与军事思想。他在企业管理上学中有创,取得巨大成功,中国、美国都在总结研究海尔的经验,我们浙江人为什么不能学并且学中有创而走上成功之路呢? 最近我们去滨海工业区的中、港、阿联酋三国合资企业江龙和港资企业百利恒,他们两个虽是新厂,都是从经营起家,再开工厂,开厂时间虽短但今年上半年效益都很好,特别是运用香港管理工厂经验(责任奖惩制度落实与人本管理,即吸收人才、关心职工方面比较好),所以取得较好成绩,那我们浙江其他印染企业何尝不可以学刁并创新各种管理模式,如香港管理+Qc小组+质量认证+清洁生产认证+等,井完善运作,同样可能成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企业。

    早几年我们对协会活动和刊物请企业提意见,当时有一家企业回信说"协会技术交流活动符合企业要求,刊物内容实用、有效、及时,对方向指导和传播信息有作用……协会能想大家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使企业从领导、管理人员,专

业技术人员,技工师傅、营销人员能各取所需",刊物有用,会员对协会有向心力,我们也感到自己的价值了。此外常有企业来电要协会帮助解答或研究一些问题,我们一般采取能答就答或帮助查资料,还有请专家帮助回答的方法,我们经常联系的专家有朱善长、崔浩然、邱雄飞、余一鹗、傅继树、杨栋梁、陈荣沂、宋心远、章杰、武祥珊、胡平藩、王清安、陈有波、武达机、张玲玲、王光明等,特别我省协会顾问吴润章、沈渭泉还有清洁生产环保方面唐经美等经常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但专家总希望他们的付出有一个回音和结果,但有些企业未能做到,特借此机会讲一讲。

人才交流与统计工作

一、组织长三角人才交流协作网

    上海纺织印染产业调整,不少印染企业停关并转,印染人才富余,而江浙两省印染企业发展迅猛,人才缺口大,三地可余缺调剂,三月上旬由上海印染工业协会、浙江印染行业协会,还有江苏无锡华源集团、南通部分印染厂参加正式成立长三角纺织印染人才交流协作网,制订章程并编印《纺织印染人才交流信息》内刊(月刊)开动服务工作,我协会在内部刊物2005年第四期开始刊登,同时并牵线搭桥参与实施。

二、统计工作

    早几年省轻工厅抓生产汇报,我们按排12个厂每月汇报生产动态,但吃力不讨好,以后省经贸委人员紧缩,此项每月汇报工作停止,但到了半年一年动态分析还是需要的。2002年我们与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统计中心订了资料数据服务合同,统计中心按年按季将数据传输并请人员经电脑软件整理数据排队并与同期对比,但规定该具体数字只能内部使用,不得对外公布或挪作他用,虽然在企业划分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综合性企业因有印染而划进来,有些企业以经营为主、生产为辅,人均数字不适合排队对比等等还需理顺提高,但总算做到心中有数。2005年上半年资料我们看到了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企业在困境中一枝独秀,利润仍有较大幅度增长,有的企业扭亏转盈,有的企业下降幅度明显,亏损较多,我们根据统计资料线索进一步组织调研,总结经验提供会员企业参考。今后如何完善并用好统计资料也是一个课题。

    其他情况不一一叙述。

    上述工作报告未经集体讨论,限于个人体会,有不妥或不实之处,请批评指正。

 

附表:2003年全国印染总产量及主要省分布情况

产地

全国

浙江

绍兴县

江苏

广东

山东

福建

其它

产量亿米

251.3

125.4

70.40

32.05

31.75

18.30

9.80

33.95

同比·%

20.43

24.23

-

9.16

20.31

27.35

25.80

-

比重·%

100

49.92

28.01

12.75

12.63

7.28

3.90

13.51

 

 


此表摘自《浙江印染与信息》2005/10;78-88绍兴县染整革命咨询报告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