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改’和‘医改’

——肖娜yd5503

 

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随着教改与医改的不断推进,已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当前比较嘱目的是收费问题,有人说;子女上学去一半,父母大病全完完。这是低薪阶层的普遍感受。

大城市中的孩子与家长,不少人希望给孩子松绑,不要功课太重、压力太大。特别对高考录取方式,认为‘重考试成绩’是“应试教育”,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持这种观点的也有部分教育家。

我们知道,改革要以经济为基础。医、教体制改革,从量的发展到质的转变,都受制约于经济。各行业重视效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但是,在一定框架下,不断探索、研究、创新是搞好改革的前提。

今年,媒体报道;有一个14岁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应该说,这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例子,祗要够分数,就可以录取,不苛求其他条件。报道还介绍,孩子是在家长的专心辅导下取得成果的,孩子也爱玩,不承认天才。

学习方法好,收效高,不厌学,“应试教育”对他没有负面影响,应该说,这是教改中值得汲取的一个好经验。

医改,不仅有合理压低收费的问题,也有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的问题。

近几年,医疗、教育队伍的扩大,引起人才不足,短期内难以解决,要有一个过程,改革也需要时间。

本期[改革与和谐]专栏,刊登的三篇文章,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教育、医疗事业中现存的若干问题,希望不久能看到解决,并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