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轮纺织品磋商“谈崩”-yd5402

中美双方同意将继续保持磋商渠道畅通,并尽快商定下一轮磋商的时间和地点

    据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由于在原则问题上仍存在分歧,1日结束的中美纺织品第四轮磋商未能达成一致。

    解决中美纺织品问题的第四轮磋商8月30日至9月1日在北京举行,双方就相关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商务部说,在本轮磋商中,双方以积极的态度,寻求解决中美纺织品争端的办法,均显示出一定的灵活性。

    商务部说,中美双方同意将继续保持磋商渠道的畅通,并通过外交渠道尽快商定下一轮磋商的时间和地点。

设限基准期和增幅是症结

    据美国纺织品组织委员会主席卡斯·约翰逊说,鉴于中美之间已经进行了3次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磋商,此次中美双方的谈判代表一直希望能够在北京达成一项协议,以使下周三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有一项具体的成果。但三天的谈判并没有缩小中美之间的距离。"人们以为,中美已

经举行了一系列会谈,今天应该是达成一项协议的好时机,但显然,此次中美双方都没有作出让步"。

磋商症结在设限

    稍早些时候,美国产业部门的官员表示,中美纺织品磋商的主要症结,在于如何消除在设限的基准期和增长幅度问题上的实质分歧。此前,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大卫·斯普纳曾表示,美中都迫切希望解决这个问题。美中纺织品旧金山磋商结束后,双方己经很接近达成协仪。但是双方一致认为,宁愿多花一些时间达成一个好协议,也不愿仓促行事,"不能仅仅为了一个协议而达成一个坏协议",当时斯普纳这样说道。

增幅设定不合理

中国已经表示,以配额取消之前的出口数量为基数,而不是以配额取消之后的出口数量为基数,不能反映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潜力以及中国纺织品在正常竞争下获得的市场份额。去年全球贸易的增长水平为15%左右,但是,把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增长幅度限定在7.5%,这与全球贸易增长水平极不相称,不仅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

本报综合整理

谈判无果不敢接订单

    早报财经专讯 中美纺织品谈判的结果直接牵动着青岛纺织出口企业的神经。昨日下牛,一直密切关注谈判的青岛瑞信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强在第一时间获悉谈判无果而终的消息后,失望地告诉记者,公司正与美国方面洽谈的一份价值100多万美元的窗帘订单将延期签单。"如果到

10月份以前,中美之间不能达成纺织品出口协议的话,将直接影响我们明年出口到美国的生产计划。"孙强说。

    "9、10月份是中国纺织企业出口美国的关键月份。"孙强介绍说,10月份美国有传统的家纺市场周,届时中国纺织或家纺企业粹与美国的销售商集中签订供货合同。谈判没有结果,青岛企业将不敢与美国销售商签供货订单。考虑到生产出口先签订单,然后再备料生产,所以9、10月份也是出口企业与国外销售商之间洽谈明年供货合同的黄金时期,如今因谈判无结果,直接影响企业明年的出口。原载:青岛早报2005/9/2/32   (记者 刘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