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出口第一案即将初裁——绍兴成为重灾区yd5109
据媒体报道,3月20日左右,迄今为止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的金额最大的一次反倾销案——欧盟对中国化纤布出口反倾销案即将公布初裁结果。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目前仅有23家企业获得了欧盟"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而在此案中,绍兴成为重灾区。
浙江省绍兴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公平贸易处负责人介绍说,绍兴市的化纤布生产量近年来一直是全国第一,绍兴市同时也为国内涉案企业最多的城市。全国化纤布行业涉案企业总共829家,绍兴涉案企业有287家,占到全国涉案企业总数的34.6%,不过,绍兴市很多企业的应诉意识非常薄弱,绍兴参加应诉的企业只有27家,截止2月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有7家企业,分别是博览布艺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兴鑫纺织有限公司、绍兴天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安城布业有限公司等。这7家企业在绍兴都属于中等规模。
欧盟要求中国企业在45天时间内准备好应诉材料,针对这一苛刻条件,很多中国企业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错过了参与应诉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绍兴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间题:"第一,绍兴纺织企业没有强强联合的意识。在海外市场互相压价来抢占市场份额,这跟我们的粗放扩张的经济形态有关系;第二,在乡镇企业转制成为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多数企业采取协议转制,没有资产评估。欧盟认为在这个过程有政府补贴,政府施加了压力,所以不承认这些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第三,绍兴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比如财务账户做得不规范。有的应诉企业,虽然规模很大,可是连账本都不全,有些企业甚至不做账。上面的三个不利因素使应诉的企业也很被动。"
近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在欧盟公布初裁结果之后,对于不应诉的中国企业,可能会得到很高的反倾销税率。而对于应诉的中国企业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较高的"平均税率",另一种是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认可后的"区别税率"。因此,中国大部分化纤布生产企业通往欧盟25个成员国的出口之路将被堵截。
原载:《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05/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