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前 全面抗战打响第一枪

    今天是·七事变爆发68周年,有关专家昨指出:必须对日本军国主义可能复活的危险性保持足够警惕yd5101

68年前,17岁的李世勤是卢沟桥小学的六年级学生。1937年7月7日,当日军进攻宛平城时,一直以来隐藏在他以及街坊们心中的不安终于变成现实。他带着两个弟弟也赶紧谜难……“没想到,我这一逃竟有8年。68年过去,李世勤站在宛平城的一条街上,指者不远处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说,"不过还是回来了。"

全面抗战

卢沟桥打响第一枪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齐密云介绍,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侵华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日本人攻打卢沟桥是迟早的事,"85岁的马步先老人回亿。马步先曾是国民党第29军主力37师的一名士兵,事变发生前,在营长金振中的率领下驻防宛平和卢沟桥。

    卢沟桥和宛平城是北平与中原联系的门户,紧挨卢沟桥的是平汉铁路的铁路桥。如果此地落入敌手,北平将是孤城一座"——整个华北便将岌岌可危。齐密云说,如果能够退让,国民党政府在平津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宋哲元恐怕还会妥协。但是,华北是他立足的根本之地,也是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军事重地,华北一失即有亡国之危。与此同时,全国人民的抗日意识空前高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政府己经表现出抗日决心。因此,不是在更早,也不会在更晚,全面抗战从卢沟桥上的枪声开始爆发。

宛平城内

民众送来慰问品

    1937年7月7日的北平,马步先记得,虽然头一天清晨下了一场雨,但没凉快多久,太阳一出来,热气难当。驻丰台日军的演习,在这样的天气里也没有停止。晚上,日军的演习还在继续,宛平城内,营长金振中命令:"如遇日军挑衅,坚决回击!"对于日本人的侵略行径,不甘做亡国奴的中下层官兵和普通百姓早就忍无可忍。

    不久,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通过电话提出,有日本陆军二中队在卢沟桥演习时失落日兵一名,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失兵。并声称,如果中国不允许,日军将以武装卫护队伍进入城内。当时已近午夜,宛平城门早已关闭,日军在城外演习,士兵怎么能在城内失踪? 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很多年后,一些日本学者就"谁开了第一枪"向中国学者纠缠。齐密云说,己经都侵略到我们家里来了,还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去争论谁先开枪,不仅是毫无意义,简直是无耻。

    约500余日军带大炮6门,马上包围了宛平县城。冀察当局没有抗议,只是要求日方派人同中方人员一起前往宛平调查。7月8日晨5时半左右,到达宛平县署的双方调查人员还未展开调查,耐不住性子的日军联队长牟田口便率步、炮兵400多人,开始发动攻击。消息传到延安,中共中央立即发表宣言:"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 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北平及周边地区民众得知29军与日军交战的消息,自发组织起来支前。宛平城内堆满了各种团体送来的慰问品。

平津陷落

壮士光荣捐躯

7月9日凌晨,双方达成口头仃火协议。仅两个小时后,宛城再遭日军炮击一个多小时。到7月10日,日军4次挑起战事,又四次进行谈判。对此,军事学院研究员岳思平指出,这是因为日军的兵力不足,只能通过欺骗性的谈判争取调兵时间。事变的第18天,7月25日,一支日本船队在天津塘沽港卸下大批军用品,用40辆汽车日夜不停地向丰台等地运送。这时,日军向华北方向集结的兵力加上伪军已经超过10万人,实力远远超出29军。

    随即,日军向廊坊发起进攻。平津处处战事起。北平南苑,29军司令部所在地,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包围,中国官兵伤亡5000余人。副军长佟麟阁不幸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击中头部,当即壮烈殉国。132师师长赵登禹,率敢死队发起冲锋,在大红门附近,被敌击中,光荣捐躯……29日北平失守,翌日,天津沦陷。

     2005年7月6日,卢沟桥上游人如炽。在宛平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记者读到了这样的文字:日军所谓"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是入伍才三个月的新兵,1944年在缅甸作战时死掉。

原载:青岛早报2005/7/7/4  据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