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成熟的、先进的,都是宝贵的 ——肖娜
这一期转载了杨栋樑同志“三十年我国整理技术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他综述了三十年间我国后整理技术,方方面面的发展概况,在文章行将结尾的“展望”中,他说:“回顾我国的织物整理工艺技术确实进展不小。但在自主开发新工艺技术方面,作者作粗略盘点,在整理领域中,仅免烫整理中的湿蒸新工艺和尼龙商标带制备中尼龙湿法涂层新技术(不用甲醛)两项可以说是有些新意。为此,希望在市场经济中,以经济为动力,尽早尽快开发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不得不承认,过去我们在染整技术方面,‘学’的多,‘创’的少。
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纤维品种开发和后整理新技术研究两个方面,至今我们还不是领军团队。但在市场和来料、来样加工的驱使下,我们步步‘跟进’,三十多年来仍然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经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至今尚在应用中;也还有不少国内的科技成果,当时没有被商界所用,如今却正在浮出水面,
这些都是业界的精神财富。
《纺织新科》最近分类编辑了1964-2004 四十年间过期刊物和论文集中的后整理文献目录,供大家检索、挖掘。
成熟的、先进的、都是宝贵的。 “创”始于“学”;重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