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日起中国服装等 50种产品将失去欧盟普惠制待遇

摘自:《青纺学会动态》2005年第2期

   

欧盟近日宣布,将原定今年7月1日启动的新普惠制提前至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以便使受到印度洋海啸影响的国家早日受益。根据新普惠制方案,斯里兰卡、泰国等国的部分商品将进入享受普惠待遇的名单,而中国16大类50种产品则将从名单中消失,关税受惠度大幅降低,工业制成品中只剩工艺品和收藏品继续享受普惠待遇。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对欧盟出口的享受普惠制的工业品约700亿美元,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65%  按照平均减免关税5%计算,少缴纳进口关税达35亿美元。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李钢表示,随着近几年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出口产品的发展水准和相关工业的专业化程度达到欧盟规定的发展指数和专业化指数,相应的产品就会被列入"毕业"产品清单,优惠也会停止。

    近年来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断增加,2004年达370亿美元。同时,欧盟也不断调整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从1996年开始,就相继减少中国的"受惠"产品。

    欧盟新普惠制提前实施,中国企业每年将增加上亿美元成本

    中国产品在欧盟的竞争力,正受到将于今年4月1日提前实施的新普惠制的威胁,其中纺织品首当其冲。

    欧盟近期公告说,将原定于今年7月1日启动的新普惠制提前至今年4月1日,以便使受到印度海啸影响的国家早日受益。根据新方案,斯里兰卡95%的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将获得零关税待遇。而泰国虾和印度纺织品与服装进入欧盟的关税税率,将由现在的12%分别降至4.2%和9.5%。但中国的16大类50项产品被排除在外,纺织等优势产业面临"毕业"危险。

     根据新普惠制的安排,享受普惠制的产品,在欧盟的市场份额一旦达到 15%,就"毕业",不再享受关税优惠,而纺织品的毕业标准更低,为12.5%。

     东华大学国贸系副主任李庭表示,近年来,随着欧盟对中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996年开始,欧盟相继减少中国的"受惠"产品。目前,我出口工业品中的化学品、鞋类、玩具、家具等均已不再享受欧盟普惠待遇,机电产品、塑料和橡胶、纸品、钟表等商品亦将于4月1日"毕业"。

    据统计,2004年我对欧盟出口的享受其普惠制优惠的工业品约700亿美元,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65%,按照进口国平均减免关税5%计算,我企业将多缴纳进口关税达35亿美元。

    纺织品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协会副会长曹新宇说,将于今年4月1日"毕业"的纱线和面料等产品去年的出口额为33.96亿美元,仅此一项,中国纺织企业就要增加1亿美元以上的成本。

     "这将直接削弱相关产品的竞争力,纺织品出口利润微薄,将面临和欧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地中海国家更大的竞争压力。"曹新宇强调。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产业界并未对此做好足够的准备。"目前我们公司正按老普惠制操作,还不知道将实行新的普惠制。"上海南源纺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业务负责人显得惊讶。而且,大多数接受采访的企业均表示对此"毫不知情",也没有针对优惠取消后的行动计划。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行业,中国机电进出口协会家电分会一名女士在电话中表示,目前该协会还没有接到过相关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