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我国明年将遭遇反倾销高峰

原载:《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04/7-8;75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反倾销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间的一种常见贸易争端形式。如何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反倾销规则,有效规避反倾销,维护自身的利益将是业界关注的首要问题。

    从目前中国的经济机构、产业增长、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关专家认为,真正对中国反倾销的高峰将是2005年,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

    1、到2005年,根据我国在加入世贸中的承诺,大多数中国企业具有外贸经营权,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中国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会达到一个新的高潮。而中国多数企业在这两三年时间之内,很难采取品牌竞争。所以,我们采取的仍然可能是价格竞争。由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上,最后必须会带来国外的反倾销限制。

    2、虽然从2000年以来,国内企业已开始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但产品的升级换代是有周期的,中国制造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高峰,实际上也是大致在2005年。届时,很多产业已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生产能力,那时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内市场去消化,必然需要拓展国际市场。

    3、到2005年,整个世贸组织协议的实施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关键点,那时,全球关税、非关税壁垒都在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本身也大大加剧。在整个新的贸易自由化的基础之上,价格战将不可避免,这个时候对国内企业的反倾销可能才真正达到高峰。

    4、进一步完善自我约束的出口机制,出口秩序还需要一个过程。

    规避反倾销的法宝是国际化经营,企业可根据国际上产品销售的新特点去有效规避反倾销。全球化程度越高的产品,越难反倾销,因为最后产品的归属问题很难解决。计算机、汽车,都是比较典型的全球化产品,所以很难看见欧美、美日之间的汽车反倾销。这提醒企业不要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生产制造"一条龙"大包大揽,应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的优势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把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越是技术层次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越少被反倾销,比如专利技术产品肯定很难遭受反倾销。这也给中国企业特别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充分地跟踪、关注自身的产业发展的前沿,将相关的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成果为己掌握,提升自身产品的档次,提升全球化程度。

                        摘《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