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化的历史与分类
资料来源;《微胶囊化工艺学》/ [日]绀户朝治著/ 阎世翔译 /1989/06 SSID:10310615
微胶囊化的方法已经在三个不同的技术领域里得到了发展:
(1)沃斯特(wurster)法,可认为是一种机械的过程。
(2)NCR法,实际上可看作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3)锐孔法,是将特殊装量与固化作用相结合的过程。
这三种主要的方法构成了许多新的制备微胶囊方法的工艺基础。
威斯康星(wisconsin)大学的D.E.Wurster改进了药物的总包衣过程。他通道一种巧妙的机械微胶囊化方法,即利用流化床及一个干燥鼓,将悬浮在空气中的细粉包敷。1949年,他为此发明提出了专利申请[1]。该法现已在医药工业上被广泛地采用。
1953年,B.K.Creen发明了凝聚微胶囊化的方法[2],它是由于NCR开展化学录制材料和隐色压敏复写纸研究的结果:这种微胶囊化的方法是划时代的,因它首次能使液体材料微胶囊化。
锐孔法是将喷嘴喷出的微粒通过交联固化后而形成微胶囊的。该法是Mabbs[3]于1940年和Rabboo1[4]于1950年提出的。该法最初所生成的微胶囊其直径约为lmm。美国得克萨斯州(Texas)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的西南研究所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工艺,制造了小得多的微胶囊用于“miri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