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 / 园地 / 第三十一期 / 电磁屏蔽织物染整工艺实践 |
电磁屏蔽织物染整工艺实践
黄玲 贾顺田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成阳 712081)
原载:《染整技术》2003/6;16-19
摘要: 含金属纤维的电磁屏蔽织物在印染加工中,易产生过烧、定形过度、擦伤、破洞、皱条等问题,加工中应注意;烧毛前布面要平整,采用较弱烧毛;尽可能减少拉幅;宜采用低温氧漂,并加稳定剂;湿热加工时间要短,工序要尽量少,文章对前处理、染色、柔软定形工艺条件均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关键词:电磁屏蔽织物;前处理;染色;定形
中图分类号:TS190.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3)06-0016-04
随着高科技产品的日益增多,尤其是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电磁波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辐射污染。电磁波防护也因此成为一个重大课题。电磁波屏蔽织物选用了金属纤维含量为10%-15%的18.2特、16.4特、14.5特混纺纱织成系列屏蔽织物,经印染加工,产品性能均达到精梳涤棉现行GB/T标准规定的一等品和优等品物理指标要求;织物由于采用等支持面织物结构设计,使织物屏蔽效果能各向同性均匀稳定,在频率15OKHz。6GHz范围内电磁能衰减量达到32dB-38dB。通过生物效能实验证明,电磁波屏蔽织物不仅具有防电磁波辐射、抗菌等保健作用,而且还表明使用该电磁波屏蔽织物,对245OMHz微波辐射产生的机体造血功能和雄性生殖功能损伤具有一定防护作用。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织物中含有金属,因此在其印染加工过程中,有其特殊性,易产生过烧,定形过度,擦伤,破洞,皱条等问题,经过生产实践,结合公司设备情况,摸索出了适合的生产工艺,使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经检测也达到了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要求,可用于金融、电讯系统、电力系统、广播电视、民航系统、国防系统等在业人员及计算机操作人员的防电磁波辐射防护服。
1 产品规格
T60C3OMIO 32×2特/32×2特 268×244 16Ocm斜纹布
T60C3OMlO 2l特×2l特 433×236 12Ocm斜纹布
T6OC25M15 32特×32特 323×323 16Ocm平纹布
2 工艺流程
干热高温机台加工工序要特别注意:坯布折叠包装,在烧毛过程中,织物会产生永久摺皱,因为金属纤维的存在,它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升温快,温度高,会造成金属丝的表面氧化,使织物变硬,破坏涤纶纤维或将布匹打包摺皱变为死皱。故不能采用坯布烧毛;采用后烧毛即使织物平齐后烧毛,烧毛时火力不宜太强,一般采取一正--反或两正一反,车速要快,一般l10-12Om/min,定形工序的温度以达到涤纶的软化点温度即可,时间20s,另外,拉幅工序,金属纤维的平面滑动,对其它纤维有剪切力,使纤维断裂脱离,使加工过程中花毛增多,布面平整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拉幅。
金属纤维的存在,会影响双氧水的分解,温度高,分解快,易损伤棉纤维,所以宜进行低温处理,故采用冷轧堆,稳定剂的量要加大,双氧水的量要减。
湿热加工时间尽可能短,以免产生横档印,这是因为金属丝的存在,使布身较硬没有韧性的原因所致。
根据以上分析,加工电磁屏蔽布,工序要尽可能少,动态加工亦尽可能少。
工艺流程:
冷轧堆→平洗→预定形→烧毛→短蒸煮练→漂白→丝光→染前定形→染色→柔软定形。
3 工艺条件
3·1 前处理
3·1·1 冷轧堆
工艺处方(g/L):
烧碱 25-30
双氧水 4-6
非硅稳定剂CG-178 5-6
渗透剂RD 5-6
螯合分散剂DF-101 0.5-1
工艺条件:
轧压 0.l5 Mpa(多浸两轧)
车速 35-40m/min
保温堆置 20-24h
3·1·2 平洗
洗去冷堆反应生成物,如;降解浆料,烧碱,残留双氧水等,一定要保持布面平整,下机织物pH值7-8。
3·1·3 预定形
确保烧毛前布面平整,以免造成摺皱。
温度时间;165℃,25s
落布门幅:
a.T60C3OM10 32特×2/32特×2 268×244 160cm 148-150cm
b.T60C30M10 21特×21特 433×236 12Ocm
l14-1I5cm
c.T60C25M15 32特×32特 323×323 160cm 144-145cm
3·1·4 烧毛
采取较弱烧毛,不通过刷毛箱,以免产生擦伤。
一正一反或两正一反,车速110-12Om/min。
3·1·5 短蒸煮练
工艺处方(g/L)
轧碱浓度 25-30
渗透剂RD 4-6
螯合分散剂DF-101 0.5-1
工艺条件:
轧余率 85%-90%
浸轧温度 45-50℃
汽蒸 100℃/1-2min
蒸洗 100℃/20s
高效水洗 90℃以上
3·1·6 漂白
电磁屏蔽织物木身带有灰色色泽,很难漂白,此处漂白只能改善织物的白度及亮度,并起到迸一步精练,提高织物渗透性能的作用。
工艺处方(g/L)
双氧水 2.5-3
磷酸钠 3-3.5
尿素 7-8.0
渗透剂RD 3
螯合分散剂DF-l01 1
工艺条件:
轧余率 85%-90%
汽蒸 100℃,40-45mim
高效高温充分水洗
3·1·7 丝光
烧碱浓度 220-240g/L(采用日本进口自动配液系统两轧浓度相同)
丝光时间;55-60s
布铗扩幅;
a.152-153cm
b.116-117cm
c.145-146cm
三冲三吸;回收烧碱浓度40-45g/L
落布pH值 7-8
落布门幅
a.147-148cm
b.114-1l5cm
c.138-14Ocm
3·1·8 染前定形
温度、时间 185℃,25s
落布温度 50℃以下
落布门幅;a.148-15Ocm
b.l15-116cm
c.140-142cm
3·2 染色
由于金属纤维的存在,加工出的半制品为灰白色,试验证明,采用氧漂与氯漂结果是同样的,此类织物难于生产漂白及颜色鲜艳品种,故生产或客户要求的产品也都是暗色系列。一般采用分散/士林染料染色,特深色可采用分散/活性染料染色。
3·2·1 分散/士林染色
3·2·1·1 染色处方(g/L)
|
浅蓝 |
深灰 |
浅灰 |
100%分散黄E-4R |
0.8 |
|
0.2 |
100%分散红玉S-2GFL |
O.24 |
|
|
大爱尼克司红玉ETD |
|
O.58 |
0.03 |
大爱尼克司灰ETD |
|
l3.0 |
1.4 |
大爱尼克司橙ETD |
|
O.48 |
|
100%士林蓝GCDN |
O.9 |
|
0.1 |
100%士林大红R
|
0.26 |
1.2 |
0.16 |
50%士林黑DB |
|
l1.4 |
1.2 |
40%士林棕BR
|
|
8.6 |
|
防泳移剂 |
15 |
5 |
15 |
防粘辊剂 |
0.5 |
0.5 |
0.5 |
3·2·1·2 还原液处方(g/L);
|
浅蓝 |
深灰 |
浅灰 |
85%保险粉 |
14 |
24 |
14 |
100%NaOH |
12 |
22 |
12 |
注;初开车时加适量轧染液
3·2·1·3 氧化液处方(g/L);
双氧水(100%) 0.5-1.5
3·2·1·4 工艺流程及条件;
浸轧染液→红外线预烘→烘干→冷却→浸轧还原液→汽蒸→水洗→轧氧化液→透风→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3·2·2 分散/活性染色
3·2·2·1 染色处方,g/L(深蓝):
200%大爱尼克司蓝S-2G 14
100%分散黑S-2BL
8.6
100%分散红玉S-2GFL 2.0
133%雷马素元青B
11
150%活性红S-BE O.3
150%活性黄S-DE O.28
防染盐S
10
3·2·2·2 还原清洗处方(g/L):
85%保险粉 12
NaOH lO
3·2·2·3 固色液处方(g/L):
NaOH 4
纯碱 20
防染盐S 10
NaCl 200
3·2·2·4 工艺流程及条件
浸轧分散染液→预烘→烘干→焙烘 (195℃,90s)
→还原清洗→拉幅→浸轧活性染液→预烘→烘干→浸轧固色液→汽蒸(101-102℃,45-60s)→水洗→轧醋酸中和→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3·3 柔软定形
浸轧 (轧余率70%-75%)→烘干→定形(165℃,20s)→成品
轧液处方(g/L):
氨基硅乳AS-1 30-40
活性染料固色剂DF-401 15
成品门幅 a.144-146cm
b.l11-1l2Cm
c.142-144cm
4 成品各项物理指标
表1 成品各项物理指标测试结果
编号 |
密度/根 |
强力/N |
回缩率/% |
缩水率/% |
克重(g/m2) |
||||
经 |
纬 |
经 |
纬 |
经 |
纬 |
经 |
纬 |
||
织物a |
290 |
236 |
1130 |
880 |
1.1 |
8.2 |
1.6 |
0.6 |
260 |
织物b |
458 |
228 |
1365 |
610 |
1.6 |
6 |
1.8 |
0.8 |
247 |
织物c |
354 |
313 |
580 |
550 |
2.3 |
10 |
1.6 |
1.2 |
l70 |
5
成品色牢度
表2 成品色牢度测试结果
颜色 |
皂洗牢度 |
摩擦牢度 |
刷洗 |
干烫 |
湿烫 |
|||
涤沾 |
棉沾 |
退变色 |
干摩 |
湿摩 |
||||
浅蓝 浅灰 深灰 深蓝 |
4-5 4-5 4-5 4 |
4-5 4-5 4-5 4 |
4 4 3-4 4 |
4 4 4 4 |
3-4 3-4 3 2-3 |
4 4 3-4 3-4 |
4-5 4-5 4-5 - |
- - - 3-4 |
6 生产中注意事项
6·1 高温机台易引起金属丝的氧化,使织物硬脆,影响屏蔽效果,加工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尽可能减少高温加工,减少折叠堆置加工;
6·2 丝光时因织物无韧性,易产生拉破、破边等情况;
6·3 产品难以漂白,漂白半制品为灰白色,难以加工成鲜艳色,染色用半制品毛效要达到8cm以上且均匀;
6·4 成品手感比正常涤/棉布同规格产品硬。
(收稿日期 200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