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园地第27期/超细纤维资料 |
海岛纤维织物开纤及对染整质量的影响
杭州美高华颐华工有限公司 陈雄
原载;《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03/6
海岛型超细纤维
·海岛型纤维就是利用两种不同溶解性能的聚合物,同时作为纺丝原料进行复合纺丝,其中溶解性好的聚合物作为"海",另一种聚合物作为"岛",这样纺丝后得到的纤维截面为海组分的皮层包围岛组分芯层的海、岛型结构。海岛型纤维是一种过渡状态,一般要剥离,通过开纤将海成分溶出,岛成分分离出来,从而得到几十甚至几百根单丝纤维度很细(目前多为0.5旦)的超细纤维。
·由于海岛型超细纤维的单丝纤度比分割型超细纤维细度更细,纤维细度更均匀,因此由海岛纤维织成的织物手感更加细腻、柔软,其产品广泛运用于人造虎皮、桃皮绒、超高密防水透气织物等纺织品领域。
·海岛型纤维又分为长丝和短纤,其开纤后的外观不同。
·岛组份可以使用普遍的成纤聚合物,如聚酯及其共聚物、聚酰酰胺、聚烯烃及聚丙烯腈等。而海组份可以是聚苯乙烯及其改性体,碱可溶聚酯,低密度聚乙烯及一些水溶性聚合物(目前多为碱溶性聚酯)。
海岛纤维的特点和用途
特点:
忧秀的微细手感;
比天然皮革更良好的柔软性;
卓越的耐久性;
易保养性。
用途:
人造麂皮及合成皮革、针刺棉;
超细织物(与棉或其他原料混纺;
高档擦布。
海岛纤维的开纤
以水溶性聚酯为海组份,普通聚酯为岛组份为例加以分析。
开纤的定义
海岛型纤维是一种过渡状态,剥离(开纤)除去海组份才得到单丝纤维度很细的超细纤维,开纤不彻底 (1)会影响手感;(2)不利于后道磨毛、拉毛)加工; (3)由于海组份对分散染料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较岛组份大和色牢度差,造成产品染色色光不稳定和色牢度差。
海岛纤维的开纤方法
1、化学法
普通聚酯碱减量处理法;在碱的作用下,海和岛都发生降解。
2,物理化学法
利用海与岛组份不同的特点,使海与岛之间形成明显的间线,同时用化学方法剥离,在不损伤岛组份的状态下使海组份充分彻底除去而又溶解下来的海组份并不会对岛组份形成再沾污。
海岛纤维开纤的复杂性
由于海岛纤维的海和岛组份各不相同,其开纤方法和工艺有差别(如水溶性聚酯就有不同的性能),再加上各公司出品的海岛纤维的海/岛组份比例也不相同。所以开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下面我们以目前较为流行的聚酯为岛,水溶性聚酯作为海的海岛纤维为例说明,其中海/岛比例为30/70的100%海岛型纤维(国内市场上很多是;经丝采用涤纶DTY75D/72F(轻网络丝)、纬丝采用海岛丝FDY225D,海岛纤维在面料中的含量
约占55~65%左右,在新型喷气织机上交织而成,织物组织采用高密的缎纹变化纹理)。
海岛纤维的开纤现状
·开纤应该是染整成败的关键,涉及温度、时间、助剂、碱用量。有关海岛纤维染整,各厂的理解不同,开纤方法相差很大,如高温开纤、低温开纤、用液碱或片碱、连续或间歇式、目前很多厂家按分割型超细纤维的开纤办法进行,具体工艺如下。
烧碱: 0~20g/L(有些厂另外再加入阳离子化合物或载体);
温度: 120~130C/50分钟;
浴比: 1:15~20。
以上方法一定会造成岛组份的严重损伤。
·如何防止在开纤过程中,岛组分尽量少发生损伤,或者说岛组分的损伤降到最低。由于海和岛组份同时在一根纤维中,分离时很容易使两组份同时发生作用,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方法,使海和岛在这种方法下各自在物理和化学性能上差异最大,达到纤维剥离而又不损伤岛的物理化学方法。
海岛纤维岛组份的特点
1、岛组份(聚酯)很细,大量烧碱在高温下对岛组份减量速度很快(由于岛组份为疏水性的聚酯纤维,NaOH水溶液很难扩散到纤维内部,反应主要集中在纤维表面(纤维越细,反应越快),反应也不均匀。
2、岛组份是热塑性纤维,在温度低于玻璃化温度时,反应只在纤维的最外层,反之,反应可能发生在一定深度的区域。所以开纤温度应该在聚酯的玻璃化温度附近。
3、岛组份碱水解低聚物的洗涤及再吸附对加工质量影响较大,会影响色牢度,容易产生染斑和条花,重现性也差。
4、岛组份减量后的特征之一是,纤维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凹坑和孔穴,这是由于纤维表面结构不均匀造成纤维表面水解速度不同的结果,减量方法不一,纤维形成的孔穴大小和数量均不相同,织物的风格和染色性也不同。
5、由于减量是将岛组份纤维皮层逐步剥去,纤维逐渐由粗变细,所以减量后纤维的线密度不均匀,表面形成的凹坑和孔穴大小和分布也不均匀,染色性能也各不相同,染色后纤维色光不正。
6、减量后的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率大大提高,会使匀染性降低。
岛组份损伤的后果
纤维的纤度不均匀。纤维表面特征不均匀。
(l)纤维纤度不同对染料的吸附和上染特性不同。产生条化,影响色光纯正度。
(2)纤维纤度不匀,影响磨毛后的外观质量。
(3)影响织物风格,如没有身骨等。
水溶性聚酯的特点
·水溶性聚酯结构不同其水溶性不同,理想的效果是在海岛复合纺丝加工成纤后,即进行开纤分离成超细旦丝加工,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达到对岛组分基本无损害的水平,水溶完全彻底。
·水溶性聚酯其结构上比较疏松,在沸水或热碱水溶液中容易降解而迅速溶解脱离。但温度太低时其水溶性大大降低(与其玻璃化温度有关)。
·相同水溶性聚酯经不同的纺丝工艺后具有不同的溶解性能。
海岛纤维开纤原理
|
|
海岛纤维开纤基础试验
材料:海岛丝FDY225D。
烧碱用量对失重率的影响 条件:开纤剂M-1100 5g/L时间30分钟 |
时间对纤维失重率的影响 试验条件:100℃,5g/l烧碱 浴比;1:100 |
|
|
烧碱浓度对纤维失重率的影响 试验条件;00℃,30分钟 |
时间及烧碱浓度对纤维失重率的影响 |
|
|
温度及烧碱浓度对纤维失重率的影响 |
促进剂P对纤维失重率的影响 |
|
|
促进剂S对纤维失重率的影响 |
促进剂TAN对失重率的影响 |
|
|
开纤剂M-1100应用试验
一一织物经丝采用涤纶DTY75D/72F(轻网络丝)、纬丝采用海岛丝FDY225D,海岛纤维在面料中的含量约占65%左右。
烧碱用量对失重率的影响 开纤剂M-1100 浴比;1:20 时间:30分钟 |
时间对失重率的影响 浴比:1,20温度:95℃ 时间:30分钟 |
|
|
开纤剂用量对失重率的影响 条件:烧碱用量5g/1 时间:30分钟 |
浴比对失重率的影响 浴比;1:20 温度;95℃ 时间:30分钟 |
|
|
织物开纤效果检测
织物经丝采用DTY75D/72F(轻网络丝)、纬丝采用海岛丝FDY225D,海岛纤维(在面料中的含量约占65%左右)。
海岛纤维开纤效果简单检测
FDY225D 开纤剂M-1100 5g/1 ,浴比 1:20,时间:30分钟,变化烧碱用量使达到不同的减量率。(截面切片如图)
|
|
|
未处理 |
失重率8% |
失重率12% |
|
|
|
失重率l8% |
失重率24% |
失重率29.5% |
总结
开纤效果会对后整理产生如下影响:
l、影响织物的风格一磨绒毛效果,身骨、手感;
2、影响色牢度;
3、影响颜色鲜艳度和染色重演性及均匀性;
4、采用M-1100开纤剂可以实现低碱和低温开纤,减少开纤工艺对岛组份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