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园地/第25期/经济论坛——三大贸易壁垒阻击中国出口

三大贸易壁垒阻击中国出口

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建言尽快建立应对机制

    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专员尚明日前在2003年外经贸形势高峰论坛上表示,加入世贸组织元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在涉案数量和金额上都有下降,而今年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数不会有较大滑坡,还会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数字。

    尚明说,由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三种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当前所有国家都在研究这些手段的运用。从当前情况分析,我国今年可能会遇到反倾销、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这三种贸易壁垒交叉使用的严峻局面,具体原因有以下四点: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一些国家的恐慌,纷纷制造出中国威胁论,于是这些国家想方设法进行抵制,反倾销就是他们抵制中国出口产品很"奏效"的方法。

    在我国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出口贸易秩序仍旧混乱,靠低价进行出口竞争当前还很严重。当中国出口产品低价竞销到一定程度时,国外就会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

    目前世界整体政治经济形势不好,一些国家处于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压力,频频运用贸易保护措施来取悦国民。

    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最大原因是歧视性反倾销政策,即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要用替代国的价格,这是中国在反倾销上面临的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这种歧视性的差别待遇极大地刺激了这些申请国家不断申请,决定了我国在今年还会遇到数目较多的反倾销。

    尚明说,我国出口产品以前只是遭到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立案调查,日前我国又遇到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式,即特别保障措施。美国和印度已经在率先使用这种壁垒,其危害性表现为:第一,只针对中国使用,不会引起大范围国际间的贸易摩擦;第二,在程序等一些方面有不透明之处。今后,可能有不少国家会效仿使用这种贸易壁垒,"特保风"一旦刮起来,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会是非常大的。

    尚明就如何应对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方面,当前需要建立一个四位一体的应诉机制,即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会协会、驻外经商机构和企业的应诉机制。政府方面,外经贸部的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要作好指导和协调,包括制定政策、对不公平行为进行交涉、规范市场等;商会和协会要作好配合,共同作好中介机构的工作;不管创造什么样的机制,必须发挥企业的作用,企业作为主体必须积极配合应诉;同时发挥驻外商参机构的作用。这种机制在美国、欧盟这些主要的市场己经建立,并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后还需要强化这种机制。

    另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推动解决非市场经济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把非市场经济问题过渡到转型经济,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转型经济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今明两年是我们得到市场经济待遇最关键的两年,现在已经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在推动这项工作的进展。作为政府要用一定的人、财、物力做好政策层面的交涉;企业在遇到案子时一定要申请市场经济待遇,要积极配合调查,各方要共同努力将这顶帽子摘掉。如果帽子摘掉了,反倾销案子数目就会大大下降,胜诉率会大大提高。

    此外,要注意正确的市场开发。企业要注意自觉抵制低价倾销;一些企业在拿到市场就要注意产品的质量,要切实做到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商会、行业协会和企业要研究市场走向,避免发生市场过分拥挤而引起市场秩序混乱;政府要积极推动走出去的战略,防止贸易摩擦发生。

  原载《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03/1-2摘(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