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裙服谈

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都是女性着裙展示其风采的美好季节。裙,古代称裳,"裳"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裙,下裳也"。裳与裙互训。上古,男女一样穿裙。到了春秋战国,男子为适应战争之需,便穿长裤和靴,女子穿的是襦裙,那裙长垂至地面。到了晋代,流行绎纱复裙和丹碧纱双裙。至隋 唐,女子普遍着裙,故有"裙钗"为妇女代称。隋唐裙子花色繁多,缝制精湛,贵妇常穿单丝碧笼裙和百鸟毛裙,那裙异彩纷呈,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侧面看变成另一种色彩,可见当时的纺织技术和制裙技巧之高超。隋唐小家碧玉穿的是石榴裙,颇具女性姿色。隋唐普通女性穿的是黄裙或红裙,那裙虽为单色,但其颜色却在色彩中最为艳丽。宋代习唐代遗风,在裙的风彩基础上别出心裁地用郁金香染裙子,女子姗姗娴步,裙摆便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活似一朵靓花。到了明代, 裙子重纹饰,裙边绣花,裙幅六至八幅,腰摺数十,行摆如彩波摇曳。甚为雅观。明代还有一种高雅的画裙叫月华裙”,裙幅达十幅,由多色拼成,腰摺华彩,风彩翩然如月华;还有一种迷人的"凤尾裙",制作精巧,用各种色彩绸缎裁成条子缝制,并绣以花鸟图纹,畔镶金线,甚是高雅华贵,清代,裙装款式新颖,种类繁多,普通女性中流行凤尾裙、百摺裙、弹墨裙和镶有名贵金嘱的响裙;有一种百摺裙缀满鱼鳞纹彩,色彩缤纷交错,此裙多为豪门闰秀所着。

如今,随着纺织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裙装的追求日新月异,裙子款式花样犹如百花争艳,奇葩纷呈。富有民族特色的旗袍结合时代需求,演变成多彩的时装风靡全球。裙服,已成为中华女性的骄傲,成为华夏民族灿烂的花朵,香飘万里。[李先富]

原载:纺织科普2002/2/5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