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入世和国际化的我国企业与企业管理之二

企业战略要立足干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

潘承烈

(原载美信息2002/7/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步到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企业自身,因此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发展战略就显得日益重要。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二十多年来无数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在某种意义上无不与其战略的得失有关。

    企业战略的着眼点是;如何把企业的有限资源用到刀刃上,即最能产生高效益的地方。由于企业战略事关企业全局,它比其他任何管理的环节都为重要。过去。战略更多地从企业自身的情况出发,或最多考虑到企业所在地及国内环境,包括国内竞争对手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但在人世之后,企业已面对全球市场和全球竞争对手,因此战略的着眼点也应有所不同。主要应从以往根据来自内部的信息作为制订战略的依据,转向需要更加重视外部的信息。

    企业要在国际大背景下为自己重新定位。也就是说,要把世界范围的同行,亦即竞争对手,作为对照体系。新的战略要把同行中走在最前列的单位所制订的标准或已达到的目标,拿来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即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清醒地看到自己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才能更明确奋斗目标;使自己能积极有效地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在思考战略发展时,特别要注意经营思路、战略思维,一定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往往有些企业以往几年一直在不断发展,因之他们在规划未来时,认为以后可沿着这样的路子继续走下去,只要比过去做得更好便会万无一失。殊不知企业的产品、工艺、市场等等郡决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由小到大,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即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你前些年所以一帆风顺,也许适逢你的产品、工艺、市场等等正处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但过了成熟期之后便开始衰退期。要是看不到这种变化,要求取得与以往同样的业绩,即同样的输出结果,那就必须加大投入的力度,否则效益就会日益下降。这时往往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局面。

    这时,重要的不是沿着老路轻车熟路地继续走下去,而是需要换一种经营思路,即去探索一些新的、自己还不是很熟悉的新路,以便为企业开拓新的商机。

    我们往往看到;在同一时期两个同样兴旺发达的企业,过了一段时期,一个继续发展,创造新的辉煌,而另一个却一撅不振,走向衰落。造成这种截然相反结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则是前者能不断开拓创新,后者却在抱残守缺。

     在现在这个时代,要守业是守不住的。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个企业要么从开拓创新中不断发展前进,要么被淘汰出局,中间的道路是没有灼。

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大家对企业战略已议论了多年,也实践了多年。但在入世之后,面对一个新的转折,对企业战略也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加以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