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入世和国际化的我国企业与企业管理之一,
企业当前所处的大环境变化
潘承烈
原载美信息2002/7/5
经过十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名新成员。这是我国进一步对外扩大开放的重大契机。它意味着我们的经营环境将处于更直接贴近国际经济大环境之中,因而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也将更为紧迫,从而使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对广大企业来说,在全方位地面对着世界市场的情况下,也更加需要熟悉国际上企业管理新的发展趋势,以便“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又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在知己知彼情况下,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这就首先需要了解近些年来国际企业管理究竟发生了哪些与以往不同的巨大变化,影响到了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而这正是入世后我国企业最直接地将面对的和需要相应地通过深化改革加以适应的。
以下列出几项近年来国际经济出现的一些重大变革,它影响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我们从经营观念到管理方式都要作出与之相适应的改变。这正是入世后企业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改变了企业的活动范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际上一些大企业就已提出,要使自己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应到原材料最便宜的地方去采购,到加工最便宜的地方去生产,然后到最能卖得出高价的地方去销售。当然这是极而言之,但已经从中体现了"立足当地,放眼世界"的概念,即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要从全球范围去考虑"为我所用"。但是为什么全球化在近几年才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呢?这是与信息技术近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分不开的。现在资金、技术、专利等,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转让,这就推动并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国内国际市场已不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线。而市场的国际化导致了竞争的国际化。这给企业的经营不仅带来了挑战的国际化,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商机的国际化。
二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经营观念与经营方式。
信息化、网络化使企业对内把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对外则使企业与世界联结在一起。这就使在组织结构上由原来的金字塔型转为扁平化,在营销上从原来厂家对顾客的一对多,变为一对一。科技的进步改变了生产方式,由原来的规模生产、大量生产求效益,变为小批量、多品种,使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成为可能,并利用新技术大大加快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竞争能力。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目标。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已成为近年来世界人民前所未有的广泛共识。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及其有限资源;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尤其需要各国广大企业的努力。因此过去企业一向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其经营主要目标,现在则已不能仅局限于企业自己怎样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还要重视企业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例如,如何为企业所在地人民造福,如创造就业机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等等,而尤为重要的是要保护环境,绝不能对当地造成空气、土壤、水质等的污染和破坏。企业造福于当地人民也正是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而只顾自身利益,嫁祸于周围环境,到头来只能成为以损人始,以害己终。
企业保护环境,也是为自己开辟商机,创造更大价值。国际上从质量认证的ISO 9000系列近年又发展到环境认证的ISO 14000系列就反映了企业对保护环境的责任的重要性,而得到环境认证正成为进人某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正是这些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对我国企业和企业管理置身于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背景之下。我国的人世进一步促使我们更加贴近国际经济的运行轨道。企业要生存发展,不能不更加关注外界的这些变革对自己的影响,以便尽快提高适应国际化的能力,这样也才能更清醒地为自己定位。
人世后我国企业不仅要关注怎样去熟悉和运用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而要更直接地着眼于入世后企业和企业管理应在国际化环境下需关心和抓紧在管理上的一些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