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园地第十七期/服装园地/浅议我国服饰文化 |
浅议我国服饰文化
虽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还是离不开传统与环境,有时有些改变,也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远的不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男士穿中山服,军便服,八角帽的已不多见,西服,茄克,牛仔,运动衫,内衣外穿,渐渐多了起来。女士服饰变化更大,西裤,牛仔裤,紧身裤,超短裙,半裙,开义裙,吊裙,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儿来的新装束。
有人说,服装必须与人般配,摩登人穿摩登时装,高个儿,白皮肤,细腰身的女士,洋气,好看。如果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就显挡次了。实在不会说英语,说些新词也行,比如;“一石二鸟”
(译者自;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什么的,谁要再说‘一箭双雕’就显土气了。
如果身材,长相,皮肤,高矮不太理想。就祗好按报纸上的广告试试,据说吃药可以长高个,减肥,美容,还有兰颜色的隐形眼镜,什么都可以‘西化’。
时代进步,对我国服饰文化的影响确实很大,但是在全盘西化的趋势下,我们失去的也很多。在文艺舞台上,在T形台上,在节日庆典时刻,还能反映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服饰文化传统。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服饰的影响力来自西欧,转辗香港,传入内地。在拥有十二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中,很少有民族传统气息的创新产品,没有开创出工业化生产的国内外市场,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在西服和来自西方的流行服饰生产方面还很年轻,没有‘百年老店’更谈不上创新,还祗能是跟着人家走,或者是给外商打工,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品牌和丰厚的回报。
有人说,过去一段时期,我们太偏重西医,因为西方人看不起中医,说它愚昧,落后,唯心。现在日本研究开发‘东方医学‘,我国留学生到日本去读经络,针灸,推拿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日渐增多,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取的中成药,也已销往许多发达国家。‘东方医学’的药物研究十分火爆。
相比之下,我国的服饰文化要摆脱全盘西化观念的束缚,走自己发展的道路,还得有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我国纺织有三个世界第一;生产能力第一,出口数量第一,服装销售量第一。我们以此自豪,自称为[纺织大国]。可不知我们纺织服装工人的月工资不过三四百元人民币,是纺织出口大国中最低的,总工程师的月工资也不过千把元。有报导说(见纺织新科/园地/第三期)接服装加工定单的境外公司,先扣掉40%货价,再交给国内放单的二级公司,由二级公司采购面料,择厂生产,发运出口,二级公司环节的中间利润也不错,就拿跟单员来说,月收入少则二三千,多则万元以上。而服装加工业则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在低工资条件下,拖欠职工工资的事还时有发生。
有谁知道,丢掉传统文化,跟着跑的滋味,是多么辛酸。
历史是无情的,中国这么大一个服装消费市场,为了竞争,为了占有,总有一日,从中国服装文化的丰富营养中,研究出适合于中国人的体型,脸型,肤色,生活习俗的现代流行服饰。希望这些创新者,不再出自精通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服装设计师,不再出现‘中医’演绎为‘东方医学’的故事。(肖娜20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