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园地第十一期/资料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实践中探索印染业可持续友展之路

          无锡维新漂染有限公司  是伟元

(一)             清洁生产是企业立身之本

中国纺织业依然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之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贸易垂直分工所决定的。但是,随着消费者对纺织品的环保品质意识的日益增强,改善环境条件,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社会公众要求,必将引起一场"绿色"浪潮,必然冲击着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能源资源浪费的中国印染工业。因此,发展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印染业当今立身之本的一大课题,而清洁生产问题在此中间显得尤为突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及双重目标值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质量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失调,引发了一场"绿色革命"。随之而来的是与环境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不断健全完善;国际经济贸易中由环保要求带来的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逐步形成。两者都给中国印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社会准予生存的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否符合本国生态环境或区域生态质量标准,己越来越引起政府、公众的关注和重视。国家环保总局对工业污染源达标方面的要求是;己经达标的企业,巩固达标成果,防止反弹;对尚未达标的企业,采取技术改造、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停并转等措施。加快达标;对达标无望或愈期不能完成的,坚决予以关停。2000年底要实现淮河、太湖流域水质变清,辽河、海河、滇池、巢湖水质基本改善的目标。市场准予进入的制约。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纺织品设置的重重技术壁垒影响了纺织品的出口,仅禁用偶氮染料就使相当多的印染产品出口受阻。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迫近,环境保护及新的产品标准成了一道堂而皇之的非关税壁垒,迸人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就必须实行清洁生产。要通过积极申请ISO-14000的认证,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的保证体系,向社会、世界表明印染企业自身的环保意识和产品品质的环保控制能力,通过积极创条件申领以OeKo-Tex标准系列为代表的"环保——生态"标签,证明印染企业产品不是以牺牲人类环境为代价的。

企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值

实行环境和发展统筹兼顾的决策是印染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决策机制,促迸环保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举措。实行清洁生产,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确保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双重目标值。

我们可以结合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增加工业污染防治能力;结合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结合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吸收、新设施的应用;结合综合利用"三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高素质队伍建设,配台优秀管理人才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结合研究和运用各级政府有关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税收、信贷、规费减免等方面扶持。

应用性技术革新的推广和配套性措施的完善,复合生物酶用于无碱常温退煮工艺。无锡维新公司与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合作应用复合生物酶前处理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的pH值呈中性,CODcr值降低一半以上,目前涤棉前处理生物酶应用已形成正常工艺,纯棉前处理生物酶技术应用正在加快进程。冷染技术的应用。冷染技术在欧洲是节能、高上染、污水色度低的成熟工艺。维新公司与德国公司合作后,用水量和能源消耗下降,污水色度下降。

新型高固着活性染料的选用。维新公司自 1997年底开始筛选使用瑞士汽巴精化HW系列活性染料替代大部分国产深色用料,在成本降低的同时由于其力份高、用量少、落色少、污水色度有所降低。喷射印花及印花CAD工艺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于印花制版制网和直接印花生产,解决云纹制网难题,提高精度与速度,缩短印花生产流程,以逐步实现无污染生产。

生产过程控制和环境质量监测。通过合同评审、小样处方和合格分承包方的选择,杜绝禁用染料、助剂的来源;通过强制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减少污源;通过发展机械物理性后整理,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性;在清浊分流和分级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监测方案和制度。加强对烟道气、废水、固化物、噪音等监测,确保内部和企业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

中长期发展规划。依靠国家专项技改投资项目和相关技术创新手段高标准地完善清洁生产。 一是前处理生产实现高速、高效、短流程、低污染;通过添置高效平洗机、大规模应用酶处理工艺、湿回漂、湿丝光等办法节能节水、控制污源、减少废水量。二是研究加能水应用于染色、印花,实现高得色、易平洗、高牢度工艺和部分色泽不平洗染色工芝(非涂料)。三是数码喷射印花提高打样效率、减少污染源,从日产2000平方米的数码喷射印花机为基础,并对其工业化大生产及染料应用范围作先锋试验,摸索应用规律,四是改革染色打样、试放样试用集约化、母液化、超滤加自动配液的电子化,减少操作误差,提高符样,减少残液。五是试验膜分离技术的纳滤强化污水净化处理,实现废水较大程度回用和争取零排放。

综合性治理三废相得益彰 维新公司自70年代起就将企业污染防治作为生存与发展的长期任务来抓,1971年公司率先在无锡企业中成立三废治理办公室,着手染料、谈碱、花絮毛回收工作;1972年与江苏省纺研所、南京大学联合进行印染废水生化处理的试验;1980 年形成一级生化处理、二级物化处理、污泥板框压 滤、日处理污水2000吨的污水处理系统;1984年后,企业先后投资近500万元建造了第二、第三套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形成了日处理污水7000吨能力。1998年以来,企业在综合治理三废和清洁生产的应用上取得巨大成绩,1998年太湖流域污染治理中率先达标。国家经贸委公布了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标(第一批)57页清洁生产技术。除编号45的转移印花新工艺外,与印染相关的清洁生产技术中,编号47的涂料染色工艺,编号48的涂料印花工艺,编号49的棉布前处理冷轧堆一步法工艺,编号51的丝光淡碱回收技术,编号52的红外线幅射器应用,编号53的酶法退浆,编号55的高效活性染料的应用等等在维新公司技术改造生产实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编号46的超滤法回收染料的应用,现已中试成功纳滤技术处理污水试验。

()企业能源成本和产业延伸战术

印染企业是耗能大户,能源成本在印染产品的成本中占据重要位置。维新公司是本地区的耗能大户,拥有3SHL20-245/0O-AD3D型燃煤锅炉,21500KW背压式发电机,1997年前生产规模受市场影响而收缩,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经过1997年、1998年的宏观调控、过程控制、综合治理,企业降耗节能取得明显成效。

印染能源成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能源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价格的竞争力。如果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光去审视这一间题,我们对能源成本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会有更深的认识。

一是有利于生产结构的调整。每个精明的企业管理者都会重视能源的充分利用和成本开支的节约,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和手段,都将会对生产供需、短缺或过剩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生产结构逐步发生变化,长线工艺结构状况将会得到有 效抑制。

二是有利于成本管理的细化。印染能源主要由煤、电、水成本组成,所涉及的是采购管理、使用管理、财务管理等等。管理细化是个永恒的主题,而能源单位成本核算与控制带来的持续效应将会充分体现管理作用。

三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的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源成本控制将会促进能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应用技术或手段的进步,进而有益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规模生产效应与提高供能效率的综合节能作用和其他节能措施

综合节能首光要考虑规模生产效应,能源消耗可分为固定消耗与变动消耗。当生产规模与设计供能配套能力匹配时,则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固定能耗为最小,即对供能设施利用率最佳,反之则有潜力可挖。正因为如此,维新公司自199710月资产重组后,十分重视抓规模生产效应。(见表1)

1规模生产效应数据对比

年份

 

产量

耗媒

耗水

耗电

(万米)

总耗

(万吨)

单耗(吨/万米)

总耗

单耗(吨/万米)

总耗

单耗(度/万米)

1996

4449

4.86

10.92

236

530

1752

3938

1999

6129

4.4

7.5

l96

320

1716

2800

增降幅

+37.8%

-10.5%

-31.3%

-17%

-39.6%

-2%

-29%

 

综合节能还应当以提高供能效率为重点,能耗中蒸汽、电都是次生能源,都与燃煤的利用有着直接关系。维新公司以余热发电为主,故煤在水、电、煤中成本占据绝对大头。煤的利用率又涉及锅炉效率,锅炉效率中以产汽量、炉面压力、吨煤产汽率为三大指标。1997年前,维新公司吨煤产汽率低造成煤耗增加。锅炉产汽量低、生产供汽不足;炉面压力不足,靠压差发电的背压式发电机负荷不足而发电少、外购电大幅度增加。资产重组后,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筛选煤种及其合理搭配使用等办法提高锅炉效率。(见表2)

2提高供能效率数据对比

年份

产汽量

(t/h)

炉面压力

Kg/cm2

吨煤产汽

(吨)

自发电

(万度)

吨煤产电量

(度/吨)

1996

14

14.5

4.2

711

148

1999

23

22

5.25

1465

341

增幅

64%

51.7%

25%

106%

130.4

 

其他节能措施:

 设备、工芝、助剂的选用效应

(1)连续式扩容碱回收替代间歇式三效扩容碱回收

3

年份

方式

处理淡硷耗汽

节汽量

1996

三效式

15258

 

1999

连续式

3642

11615

 

(2)电加热替代高压蒸汽

4

方式

能量

其他

电加热

30OKW/小时

 

高压蒸汽(吨)

可发电302KW/小时

可供11.5kg/cm2生产低压汽

 

(3)烟道汽余热替代浴室蒸汽加热节约;16吨蒸汽/×300/年=4800吨汽/

(4)远红外辐射板替代石英管加热装置

(5)加大锅炉给水泵功率减少电机节电

(6)加强短流程工艺和低温高效助剂应用

产业延伸战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

纺织及其印染业的外向型经济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85年之后的起步阶段,重点在发展外贸出口量上取得了突破,二是1992年以后的发展阶段,在引进外资、合资经营求得了新突破。跨进新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格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明显。由此,当外向经济逐步趋向成熟阶段的时候,走出国门谋求产业延伸的时机也就与全球经济化格局紧密相连了。1998年度开始,维新公司与无锡一棉组成"联合舰队",针对非洲国家中现有的纺织印染情况,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取得国家外经委的支持,把目标瞄准了埃塞俄比亚最大的阿瓦萨纺织印染联合企业,以实行代管式承包,输出管理、技术、人才以锻炼队伍,出口纺织印染相关物资以扩大贸易,谋求辐射式经营迂攻欧洲市场。

把握发展机遇与规避风险

1999年3月底,维新公司与无锡一棉联合派驻埃国阿瓦萨纺织印染联合企业23名管理、技 术、设备、经营骨干,经过半年的基础工作,于 1999年9月1日全面托管阿瓦萨纺织印染厂,先后从内部管理、装备维护、提高质量、经营方式上着手,彻底改变了原有状况。2000年4月1日开始,中方正式对该企业实施承包管理,历时半年,纺织、印染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和93%,销售额同比增长82.2%,各项消耗大幅度下降,仅染化料一项就为企业减支215万元,效益也由年亏损1550万元到赢利20多万元。由于我方代管和承包业绩的出色,埃国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中,纺织印染机械的采购也使我们拓展了境外贸易渠道,今年维新公司和无锡一棉配套出口86万美元。此外,按照承包合同,我们还将在阿瓦萨纺织印染厂今后创造的经济效益中 获取一定的利润回报。埃国承包式经营的成功,使我们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之前得到有益的启发;一是适应国际贸易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把培育发展跨国经营作为战略重点,井为有效避免国际贸易壁垒和制裁奠定基础。二是组织对外贸易联合舰队,把单个企业的国际竞争与地区或行业综合化、整体化参与国际竞争结合起来,即探索一条靠群体协作、联手作战、功能互补、利益共享、一致对外的参与国际竞争的路子。三是加强纺织印染工业的国际化合作,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可以选择中国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我们也可以寻找其他先进国家进行技术等多方面的合作,以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适应国际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