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园地/第九期——学会简介/2——二项基金 |
由学会管理的二项奖励基金;
陈维稷优秀论文奖和桑麻科技奖
1.“陈维稷优秀论文奖”为纪念陈付部长而设立的,已举行了9期,每两年一次,奖金分一、二、三等,专委会掌握的很严,很少有评上一等的,最多是二等。颁发的奖金是从基金的增值部分支付(即利息或其他来源)。奖金额度近几年来稍有增加
2. “桑麻科技奖” 由著名实业家、爱国人士,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花勋章获得者查济民先生于1992年创办的桑麻
基金会,1997年开始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设立桑麻纺织科技奖。查济民先生1936年毕业于南通学院,现是香港巨富。基金的使用原则亦是用“增值”来支付的。
(参照纺织学会动态2000/4/30第二期总99期)
附件:
陈维稷论文的写作要求
1、申报的是一筒文章,而且有可能是一篇很好的,很有价值的文章,但它不算是一篇论文。至少不算是一篇合格的论文。这些文章包括历届来发现的生产小结、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情报信息资料、历史资料综述、领导在会议上的发言稿、技改报告等等,他们共同的毛病是缺乏立论论点或论点不明确;主题不突出,一篇文章中有许多主题,不知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进行系统的试验,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作依据,或者缺乏系统的真实可靠的大量统计数据作论点的依据,更块乏实践验证能证明立论论点的基本正确的资料及分析。这也说明了我们历届来有水平的有份量的论文不多,总体水平不很高的原因。另外,一项水平很高的技术,甚至得奖的技术,它不等于一篇水平很高的论文,技术好不一定文章就好,陈维棱优秀论文奖不同于科技进步奖,它除了要有技术的实际效果外,更着重文章的辩证性。
2、"实施细则"第三条提出"对于已获得其它社会团体或其它行业系统以及省部级及以上国家的专门奖励,如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其理论部分与本论文相似者,则不再奖励"。目的是为了避免同一技术内容在同等级的奖励中多次重复获奖,而让其它新的技术论文有更多的获奖机会。过去五届中差不多每届都有类似上述内容的申报者,为了避免劳而无功,
建议各申报单位严格把好这一关,属于上述情况者不再申报。但如果论文在原来获奖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深化、扩大应用范围、应用效果,提炼得更精确,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者则不在限制之内,可以申报。但是需将原来获奖的材料(包括技术总结、文章及其它有关文字资料等)附在论文后面,以便两者对比,找出提高之点,确定能否奖励。
3、申报的材料不完整。要求论文一式五份,申报表一式三份,如果己有实践,则需实践情况及效果证明、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证明(未经实践不需此类证明)至少各一份。因为有些论文涉及多方面,我们要请两个以上有关专业委员会评审组初审,在各专业委员会初审时间相近、初审地点分散情况下,如果申报材料数量不足,则很难安排好初审工作。而实践证明材料
可以有助于各级评委更充分的分析思考,有利于评得更恰如其分、更准确、更完善。所以各申报单位一定要按要求报足材料种类和数量,否则形式审查就通不过,不能参加实质性的评审工作。
4、有些论文过长,甚至多达二万字以上,也有的过短,只有二千字左右,这都影响评审效果。过长的不便审阅,即使评上奖,也难于在以后的获奖"论文汇编"中刊登,必须大加删节,而删节过多又可能失去原文的全貌和其精神实质,等于重新写一篇新的论文,与原文会不会有质的区别,还符合不符合原评出的奖励等级,还得请评委重新复核。过短的往往关键地方写不清楚,或因保密而关键地方不写,就影响评委对论文水平的全面的准确的衡量,由于保密过度,其可信度也大大削弱了,甚至使人对该技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也可能很好的技术就因此而无法判断没有评上。所以论文过短,保密过度,都不利于评选工作。这次修改后的"评选条例"中规定最长不超过8000字 (获奖论文汇编中三等奖每篇不超过5000字)最短也必须表达清楚完整,使评委能理解,对读者有帮助,亦易使其它理论及实践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推广,以达到奖励的一个重要目的。
尽管历届来或多或少存在上述问题,但总的看一届更比一届好,申报材料中需要返工的逐步减少,说明大家更重视了。
从申报中返工情况看,按条件执行几乎没有返工或返工非常少的有北京、浙江、山东、河北、广东、黑龙江等。返工有显著的改善且近两届返工很少的有上海、江苏、四川、湖北、河南等。从原因分析,一是申报时没有仔细研究条例和细则,有的是想当然,自己认为……而不按规定办。也有是各地经办人换了,条例和细则没有往下移交清楚,新接手的人不知道如何办,也找不到条例和细则的文本。还有的按地方自己规定的办法办理与条例和细则挂不上钩。为了今后减少直至消灭返工,各地学会经办陈奖的人员一定要熟悉条例和细则,而且要人手一册(可以复印)。条例与细则经常在每届评后进行修订,一般修订内容刊登在当年十二月出版(最迟下一年二月出版)的我会"纺织学会动态"上,请注意及时查看。
希望今后这项工作更走向有序化,更成熟、效率更高、作用更大。谢谢各学会的支持与合作,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尽可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
原载《纺织学会动态》1998/8/31年第四期总89期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