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园地—第六期》市场信息—2/中国轻纺城市场 |
中国轻纺城市场平衡运行
又到了回头看的季节。今年1一6月,中国轻纺城市场实现成交额71·6676亿元,成交量达7,9158亿米,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8·39%。全市场实现自营出口额11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把今年上半年中国轻纺城的市场形势概括为两个字:"平稳"。
有纺织业"晴雨表"之你的中国轻纺城,每年的市场成交量基本呈曲线型趋势。二三月份为旺季,人多量大;四月份开始趋淡;接着便到了"五荒六月"的季节……今年,市场则平稳地走过了180多天——春节后,市场趋旺;3月中下旬,成交量猛升后咯有回落;4月以来,市场成交量以小震荡的节奏缓缓推进。
探究中国轻纺城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有三个十分突出的现象:一是功能性面料成卖点。上市的防尘、防蛀、防水、抗紫外线、抗静电、抗菌、免烫等功能性织物有四大类:保健类,如抗菌、防臭、抗紫外线等;方便生活类,如防污、防蛀、免烫、遮光等;安全类,如阻燃、无毒、隔热、防水等;穿着舒适类,如弹性、防风等。二是反季销售一路风光。按常规,上半年是厚型面料的滞销期,但今年却不同。春暖花开时,当薄型面料合着时令节拍“趾高气扬”。登台时,"阳光"、"三毛"、"冠友"等品牌的呢料并没有鸣锣收兵,而是加大批量,"重兵"挺进轻纺城。反季面料的走俏,成为上半年中国轻纺城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三是产品利润正常、风险较小。资料显示,1-6月,中国轻纺城日均成交额达4000多万元,略高于去年同类指标,每米布匹利润均在0·1元~0·5元之间,接近以往水平。据经营者反映,除高科技、新产品外,高价织物很难出现。像普通型麻纱类织物,每米价格长期在10元上下徘徊,利润为0·2元/米左右。大众棉布批价略低,每米大多以5·7元出售,利润也同步下降。一些中低档里子布则更便宜,每米1元多,最多2元即可成交。利润虽然稀少,但众多布商今年还是或多或少尝到了"甜头"。这一点,只要从上半年市场门市部年租金居高不下就可以看出。
当然,市场里最风光的还是各类新产品。彩虹庄布业有限公司开发的雕印花、银块花布等织物,以日1万米的销量稳步推进。在"功能面料"上捞了"一票"的中市场2-2-044号经营户李秋霞则认为,"功能面料"的崛起,意味着消费者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说明面料创新时代的到来。面对平稳的市场,成熟的布商们更以平和的心态直面市场,把更多的精力、财力、人力投人到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和营销创新上,以期抢占市场"制高点"。亚萍布业有限公司实行了网上交易;永丰布业有限公司则与企业联手,创建生产基地;金鑫布业有限公司引进专业人员,开发新产品,做到了天天有新品上市,成为轻纺城里产品开发大户。而许多布商还开始涉足海外市场,外贸生意也做得有声有色。诚如彩虹庄老板马建新认为,外销市场的开拓,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轻纺城的市场交易量。
有关人士认为,轻纺城平稳的交易态势,也是我国整个经济形势步人正常化的一个缩影,内需市场的渐渐拉动和外销市场的拓展,己明显地反映出众象利好消息,特别是纺织业,增幅不小。如据国家纺织工业局统计资料表明,1—6月,居民衣着消费同比提高4·85%;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服装销售额也比去年同期提高15·5%。而在市场的带动下,化纤和棉纱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分别增长15·7%和17·5%。
有关人士进而认为,交易的平稳,也说明了中国轻纺城的发展中经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料技创新后,已走向成熟,具备了"消化、吸收、调节、辐射、带动等核心市场的功能。他们认为,平稳是市场成熟的标志,未来的中国轻纺城,其运行轨迹也许将是不温不火、不急不慢,既无"天价",也不"跳楼",更没有明显的淡旺季,而竞争的焦点则将走向产品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吸纳、现代营销、管理创新等多样化。
浙信摘自(轻纺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