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园地第三期---国产面料生产环境与市场[之二] |
关于产品结构调整
调整目的;1。增加附加价值 2。全行业协调发展
(一)必须跟着国际新产品潮流走
应该说;新产品开发是百花齐放,没有限制. 但市场有限,不对路的新产品没有市场。流行色,款式等外观因素受民族传统影响,地域性限制较大.内在质量则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现在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1。一般性服装;除了外观(风格,色彩,款式),看重实用(防护,保健)和舒适(冬暖夏凉,抗菌防臭)
2。品牌服装;除了一般性服装应有的条件以外,突出加工质量要求,少数高挡名牌,还有品味(艺术)因素。
国际上新产品一般;1。合成纤维发展了功能性纤维:利用;含陶瓷(保暖),含银(抑菌),含氧化钛(抗紫外),含高分子离子化合物(吸湿,透气防静电),含溴化物(阻燃),多沟槽(导湿,凉爽)纤维…等.2.天然纤维发展了高质量的精加工. 3.纺织;发展多元混纺和多层结构的织物,提高服用性能,使保暖,导湿,吸汗,快干… 4. 印染;色彩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它显示”美”和”新潮”,新花色和生产周期一直是竞争的焦点 5。后整理;改善织物风格,提高服用性能;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织物都有取长补短的要求,外观挺刮,尺寸稳定,防护(阻燃,防水,防污,防油,防化),卫生(抑菌,驱虫,防臭),保健(远红外保暖,抗紫外防晒),舒适(柔软,透气,吸汗,凉爽)等功能性整理现在相当热门。
看来国际上的流行趋势就是这一些,问题是,我们跟不跟? 有人说;”跟进型”老落后于别人, 赶上了,人家又前进了,我们的产品又落后了,没有竞争力,也不会有高附加值.怎么办?
我们说;技术要跟,产品要创,不矛盾.当然,应用新技术全面考虑设计一个新产品,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创新的天赋,也涉及到发挥天赋的客观环境.不是不可能,而是要研究,创造条件.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即使永远赶不上也得赶,因为我们是一个拥有十二亿人口的国家,国内市场之大,使很多外商兴致勃勃。我们不赶,能叫老百姓,永远买进口货吗?
所以跟在后面开发国外已经崭露头角的”新产品”,不是有没有错,而是要抓紧.紧紧跟上.
(二)全力以赴创[品牌]
新产品是指开发初期的新花色品种,上市以后一般都还要有一个成熟完善过程,从“新”上升到“精”的过程(也还有不少的新产品,不等到成熟就夭折了).精品中的上乘就是品牌.品牌代表高质量,高效益,是市场角逐的中心。纺织印染都参加在内,产品的综合质量要求;表面疵点少。色彩鲜艳,纯正,色牢度好,色差小,纬曲纬斜小,缩水率小.有句话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品牌讲的就是货比货.质量越好,附加价值就越高.占国际市场份额很大的[品牌],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优势,财富(知识产权)和力量(国际市场上的主动权)。就目前来说,要创自己的服装品牌,提高出口服装,中高挡服装面料自给率的最大难题,就是在质量上要高于对手.这是一个浮动性指标;对于市场竞争,有一句话叫;祗争第一,不争第二.
如果我们抓住了上面二个环节,一手开发新产品,一手创品牌,我们的产品结构调整就能向高附加值转化.向着全行业,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