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结线

原载:青纺学会动态/2004/3-31

     用16支绿色(或浅绿色)纱相副6支本色纱合股而成。副6支纱是废纺纱,表面有大量棉结杂质,故合股后股线表面也有很多棉结杂质,形成类似小瘤节线或花斑线的斑点效应,称为棉结线。

    棉结线通常与普通纱进行交织,以免织物表面棉结过于集中,影响外观效应。可以织成纱罗组织的窗帘布和桌布、平纹组织床单和枕巾的花边,或者用作狭条或方格织物条纹部分的花经、花纬等。棉结线在布面呈现清晰而稍带立体感的条纹。

    织造纱罗组织时,单纱承受摩擦和张力的概率较多,经纬纱密度小,所以对经纬密度和纱线盖覆能力没有平纹组织要求的高,可以选择支数偏低的中捻单纱作饰纱或芯纱,使织物手感丰满,牢度增加,并降低成本;作平纹的衣料或花边,饰纱支数可以稍加提高(用10-16支单纱),芯线可以用42/2支或以上的高支股线,以增加织物强度,并提高纱线支数使其在布面上不致过分突出,以免破坏布面的外观和手感。

    饰纱一般用本色废纱,棉结合股线,一般都作装饰线,故芯纱颜色应选鲜艳夺目的彩色。采用废纺纱作饰纱的棉结线为合理利用废棉下脚料开辟了新途径,生产14支棉结线,每件纱成本较同支棉纱降低约120-15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