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信息/第五届全国前处理学术研讨会简况 |
————第五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讨论会纪要
一
二00一年九月十七日至二十日在江苏扬州市石塔宾馆召开了第五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江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南、辽宁、河北、山西等17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前处理学组主持,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顾问周渭涛高工、染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谷仓高工、扬州市科协副主席李剑秋先生、仪征市副市长周农生先生、协办单位扬州市仪征轻纺机械厂包德全厂长都到会讲了话。前处理学组组长徐谷仓高工致开幕词。
这次学术讨论会共征集到全国各地文章83篇,经评审共评出论文57篇,交流资料24篇,改写1篇,地区交流1篇,这次送评文章,在数量上虽比上届(90篇)少了一些,但从论文内容看,总体上其水平要比上届有所提高。无论在短流程前处理工芝技术的发展,前处理环保型助剂的的研制开发,还是短流程前处理设备的配套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在83篇文章中,关于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助剂和设备的文章就有50多篇,占70%左右。这说明各地对前处理关注的重点仍在短流程的发展和环保型助剂及染整设备机电一体化,工艺参数在线监控的开发方面。
二
为开好这次学术讨论会特邀请了五位专家作专题技术报告。
香港理工大学庄秋霖教授所作的(前处理的发展与趋向)主要阐明了通过前处理工序,使纺织品必须具有清洁的外观,均匀良好的湿透性,适当的尺寸及良好的手感和强力,强调了前处理工序的重要性。介绍了近年来前处埋发展的重点是:对环保及生态的关注;在装备上的发展是自动化及受控的工艺参数,少水少能的操作,小批量多品种的适应性,和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如无水加工技术;生化技术的应用,湿布加工工艺和绿色工艺的开发。各种新纤维混纺交织的加工工艺的开发等。
全国染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谷仓高工所作的(染整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助剂和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较为详细地阐明了近年来短流程前处理在工艺技术漂白机埋、环保型助剂、高给液装置、高效短流程前处理联合机、高温高压快速煮漂、电解煮漂、无碱(少碱)冷堆和汽蒸工艺、超声波技术的应用等的进展应用情况,分析了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助剂和设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国际上存在的差距。及对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助剂和设备的今后发展。提出了;必须搞清楚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化学反应特点,掌握好选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条件的原则,冷堆后必须强化高温热碱处理和对配套助剂,设备发展的要求。
全国染整专业委员会委员罗巨涛高工所作的(棉织物生物前处理的理论和实践) 就传统前处理加工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水,并产生许多对环境有害的废物等问题。重点介绍了采用生物方法来替代传统的化学方法对纤维进行处理,并重点对生物精炼机理,生物酶精炼工艺进行了分析,和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工厂试验实例,使染整加工降低能耗,减少水耗和污染。
全国染整专业委员会委员陈立秋高工所作的(染整前处理装备的技术更新)着重阐明了忧良的前处理加工和纺织品原料结构,加工工艺化学品助剂及染整装备的密切相关,根据国家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要求,提出了“以服装为龙头,以面料为突破口在'十五'期间,积极推广工控机、交流变频调速、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控,提高染整设备机电一体化水平”的要求,以促使前处理装备的技术更新、向高效、优质、短流程、节能、降耗、低成本、安全、可靠、少污染发展,来提高前处理装备的产品适应性,工艺稳定性、质量重演性、交货快速性和环境的清洁性。
上海纺织职工大学陈荣圻教授所作的(前处理助剂的生态问题探讨)。主要对前处理助剂的原料、表面活性剂的毒性、生物降解性、生理效应的生态问题作了详细评估,分析了前处理助剂对环境的影响,并介绍了新一代的绿色表面活性剂:
(1)天然资源的绿色表面活性剂;
(2)新一代的Gemini表活剂;
(3)其它环保型非离子型表活剂;
(4)近年来开发的环保型前处理助剂。
三
会议还组织四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在大会进行交流。
有上海第二印染厂费浩鑫高工的(纯棉织物无碱退煮漂一步法前处理生产实践)介绍了该厂三年来纯棉织物无碱退煮漂一步法前处理的生产实践,它在纯棉织物双氧水前处理时,只需添加一只助剂A,(为阴非离子表活剂和螯合剂、双氧水稳定剂及碱剂的复合产品,PH为10-10.5),就能发挥双氧水的漂白作用,该工艺的特点是可以小批量,多品种,宽门幅生产,印染厂所有品种、各类纤维及其混纺织物都将不会受到限制,由于工艺简化,操作自动化高,传统工艺品产生的纬斜、污渍、破洞、拆痕、擦伤等疵病基本杜绝,正品率大幅度提高,染化料成本较低,大大减轻了污水处理负担。
山东潍坊第二印染厂董瑛高工的(棉织物冷轧堆前处理生产工艺实践)阐述了冷轧堆前处理工艺可应用于不同棉织物的前处理加工,只要工艺运用得当,纯棉织物(包括厚密织物)完全可用冷轧堆工艺加工处理,关键是冷轧堆后必须紧接着进行高温热碱处理(如热碱处理后再进行一次轻度碱氧洗则半制品质量会更好)对于冷轧堆工艺的应用,应立足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设备状况合理运用,充分利用冷轧堆工艺的适用性。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牛树杯高工的(高效精炼剂TF-125B的应用)主要介绍了高效精炼剂TF-125B的应用性能,并对冷轧堆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该产品主要成份为表活剂复配物,是特殊支链的表活剂,使表面更接近烃表面,因而降低了表面张力,促使表活剂的其它组分更有效的渗人纤维内部,使其在精炼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润湿、渗透、乳化、净洗、分散性能且不损伤纤维,并具有忧异的耐碱性,适用于冷堆、平幅、绳伏汽蒸工艺。
江苏常州纺织服装技术学院夏冬老师的(棉氨包芯纱织物前处理短流程工艺探讨)着重介绍 了利用大卷装堆置设备进行棉氨包芯纱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并对一步法和二步法冷堆工艺进行了比较,在提高白度、强力、毛效同时对助剂,工艺流程、工艺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研究,认为提高冷堆的质量及效果,除加强冷轧堆工艺及选择合适助剂外,还应注意相配套的工艺过程。用于冷堆后的水洗设备,保证一定汽蒸温度和时间。
四
会议仍采取专题学术报告,大会宣讲论文,新技术,新原料,新设备的信息发布和分组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活动。会议按论文内容分成工艺、助剂、综合(包括设备)三个小组,就第四届前处理学术讨论会(西柏坡会议)以来前处理在工艺、助剂和设备方面的迸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讨论,由于讨论时重点突出,方 向明确,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对下列几方面取得了共识。
(一) 在工艺技术方面
1、对参评的36篇工艺方面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经评审定为论文的有26篇 (占论文总数近50%),其中短流程工艺的论文13 篇(占50%),而短流程的论文中,冷堆工艺就有5 篇,而且质量稳定,品种适应性进一步扩大,这说明短流程冷轧堆工艺仍受到行业的关注,根据各地经验,经讨论认为要做好短流程冷轧堆工艺必须:
⑴工艺运用要得当,工艺制定应根据品种设备制宜。
⑵助剂的选择必须根据冷轧堆的特点,满足 工艺和品种质量的要求
⑶严格控制碱氧液浸轧条件,上拳的带液量 (高给液);退卷时要选好高温热碱汽蒸设备及合理工艺条件的制定,
井切实执行。
⑷定人定时认真核对检查工艺参数,把好半制品质量关。
2、一致认为下列新工艺,新助剂,新设备各具特色,值得推广发展。
⑴上海二印研制开发的间歇式纯棉无烧碱退煮漂一浴一步法工艺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宽门幅,应大力推广发展。
⑵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的纤维素纤维织物绿色漂白工艺应用环保型漂白剂—过醋酸,进行无公害漂白,应该是前处理工艺发展的方向。
⑶济南燃烧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近研制开发的复合式磁管火口在原有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发展,应予推广。
⑷仪征轻纺机械厂最近研制开发的短流程打卷直辊丝光机是一种短流程适应各种纺织品种,达到透芯丝光的装
备,经生产实践织物尺寸稳定,上染率,手感皆有明显提高,且碱浓能耗大大降低,符合环保节能清洁生产要求,应给予推广。
3、就当前处理工艺技术进展现状,展望未来作了进一步讨论。
⑴双氧水分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生物酶在前处理工艺上的应用己经启动,并成为提高半制品质量和保证染色质量的有力措施,但从以酶作为煮漂工艺的主力军还是空白。讨论认为应协同助剂行业开发适宜煮漂工艺配套的酶系列产品,以能早日实现以酶为主的前处理新工艺。
⑵建议召开工艺、助剂、设备专题联席学术研讨会,以促进前处理工艺、助剂、设备三位一体,齐头并进,有利促进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日益规范化。
⑶从前处理技术发展全盘情况来看,丝光工艺还比较滞后,几十年来无多大进展,近年来由陶乃杰教授研制的松堆丝光虽已获国家专利,但随着陶教授的去世,这项科研项目也停顿下来,讨论要求对丝光工艺设备的改进提高应给予重视。
(二)在助剂方面,讨论认为
1、近几年来染整前处理随着短流程在工艺、设备等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与之配套的助剂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针对退煮漂一浴法工艺,有些助剂厂及研究院所相继开发了退煮漂三台一前处理助剂,集润湿、渗透、精炼、稳定双氧水功能于一体。具有良好的耐碱性、低泡性、分散性、皂化力和生物降解性,减少了加料程序,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炼漂工艺方面不少高效精炼剂将渗透、乳化、分散、鳖合与耐碱、耐高温结合在一起。既适应于连续汽蒸和冷轧堆工艺,又适应于绳伏间歇汽蒸煮漂工艺,对纯棉厚重紧密织物、灯芯绒、棉氨、棉锦、涤棉及苎亚麻等多种织物都有良好的精炼作用。在双氧水稳定剂的开发中,正朝多功能复合型的方向发展,除控制双氧水分解外,还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聚酯纤维前处理中高效无磷去油剂也逐渐取代传统的去油助剂。此外,各种生物降解性良好的酶制品也在发展应用。
2、目前前处理助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系列化、专用化、标准化和统一化的测试标准;环保型助剂的开发进展不快;大多数助剂还处在复配状态下,对功能性单体结构研究深度不够,助剂品种的开发跟不上织物品种变化速度,尤其是混纺织物,国内各地区助剂厂的分布很不合理,东西部差异较大,小型助剂厂较多,竞争混乱,没有形 成超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在高档面料上有些助剂还不如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
3、对前处理助剂将来的发展趋势,讨论认为其重点主要是在表面活性剂单体结构的研究与合成,及环保型助剂的开发以符合生态要求。我国将在年内加入WTO,竞争将更激烈,要提倡多引进消化国外助剂,分析其单体结构及主要成份。 在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中各种专用酶制剂和生化技术的大量使用,这将在几年内成为主要方向。
(三)在设备方面,经讨论一致认为;
1、前处理设备在74型基础上是跨了一大步,新设备也相继出现,如高给液装置,高效短流程前处理联合机,节能型高效水洗联合机等,但技术仍未完全成熟,其制造精度,采用的变频技术、装配精度与国外设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程度较低,缺乏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控和计量装置,至今还没有一台符合工艺要求的高温热碱处理设备,总之设备的开发适应不了工艺品种的发展要求,未能与工艺品种开发同步。
2、对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配套设备必须具备高给液装置和采用中心辊驱动的高给液打卷装置,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水洗设备,具有高温热碱处理部分和强化的洗涤能力,具有较高的扩散系数、高的浓度梯度和缩短扩散路程,并要以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和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控、计量装置来加快设备的升级换代。
五
大会还组织了技术信息发布,有香港立信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济南燃烧新技术有限公司、靖江新旺染整设备厂、常州宏大自动化装备厂、苏州诺瓦化学有限公司、广东中山鸿祥纺织印染助剂厂、仪征轻纺机械厂及石家庄环城生化厂等单位,分别介绍了该公司(单位)在设备、助剂方面的新成就,这对前处理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六
最后由全国染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前处理学组组长徐谷仓高工进行大会总结。这次大会总结了自1997年第四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讨论会以来,全国染整前处理方面、工艺助剂设备方面的技术进步和开发的经验,会议时间紧凑,内容丰富,专题技术报告技术含量高,信息发布技术新切合实际,中青年代表多,学术空气浓,会议主题明确,会场秩序井然,会风较好,因而会议开得比较成功,其关键是会议的准备抓得早,抓得实,各地学会及学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和与会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会议的不足之处是,讨论时间短了一些,对有些问题的讨论展开得不够,论文作者出席得较少,有些地区还没有文章。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染整前处理工艺技术水平,会议要求各地印染行业在前处理工序上再加强如下几方面工作:
1、再次强调必须重视和加强前处理这个在染整加工中基础工序的工作,浆料问题要尽快解决,在浆料问题末解决前,对重浆的紧密厚重织物,建议采取先退浆后烧毛的工艺流程,以保证产品质量。
2、再次重申采用冷堆工艺后必须先用高温热碱处理,尔后再高效水洗,以确保半制品质量,并合理工艺,掌握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几个关键;带液量要高;浸轧碱氧液以室温为宜;工艺条件必须优化。
3、助剂设备的发展必须与工艺品种的开发同步。
4、加强对丝光工艺、设备的研究。
5、重视短流程前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特别是无碱的绿色工艺,生物酶的退煮工艺,对生态有利的漂白剂和助剂的开发应用。
最后会议要求代表们回到各自单位后及时向各地学会及单位领导和染整科技人员进行汇报传达,并讨论贯彻,以尽快把我国染整行业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对这次大会协办单位;江苏仪征轻纺机械厂、河北石家庄环城生化厂、扬州印染 厂,为大会提供经济支持的信息发布单位和为大会辛勤劳动的会务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让我 们在2004年第六届全国前处理学术讨论会上再见。 (徐谷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