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文件
中纺学字[2004]37号
——————————————————————————————————————
关于举办2005"汽巴精化杯"全国
中青年染整工作者论坛论文征集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了更好地适应纺织工业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需要,促进染整行业更好地跟上服装、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快速发展的步伐,以及更好地促进中青年染整工作者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努力钻研业务,增强使命感,能在学术、科研、生产中脱颖而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曾于2003年11月在江苏省苏州市首次成功举办了2003‘中
大洁润丝杯'全国中青年染整工作者论坛,得到全行业特别是全国中青年染整工作者的欢迎和支持。
由于这项活动已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主办单位原则上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将2005"汽巴精化杯"全国中青年染整工作者论坛有关安排及征集论文的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方式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冠名单位:汽巴精化(中国)有限公司
继续采用主要由企业冠名和资助的方式开展活动。
二、日程初步安排
2004年10月中下旬发出征文通知,2004年11月底作者反馈论文题目和提要,2005年5月底前将论文寄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2005年6-7月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文评审,2005年9-10月举办论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参加撰写论文的作者
在生产、科研、管理、行业中介组织、院校(包括在校教职工、硕士生、博士生及在读的高年级专/本科学生)的中青年染整工作者,年龄原则在50岁以内(含50岁),也括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海外有关人员(海外的文章需自行翻译成中文)。
四、论文主要内容
l、国内外染整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动向(包括行业、企业、管理、工艺、技术、产品、装备、新染化料、助剂等)
2、新材料、新技术(含工艺、装备、新染化料、助剂及其新技术等)
在染整新产品和生产中的应用与开发;
3、多组份、多元技术应用,功能性、环保型工艺、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
4、生态染整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应用(也括环保、节水、节能降耗);
5、自动化控制特别是在线检测在染整业的新发展及应用;
6、我国染整业发展思路、如何从纺织大国发展为纺织强国;
7、其他
五、活动费用来源及主要用途
1、活动经费除冠名费用外,另征集有关支持企业(包括印染企业及染化料助剂、新纤维原料和染整装备企业等)。
2、论坛本着以会养会的原则,收到的资金主要用于论坛的组织、宣传、专家评审、对优秀论文作者的奖励、主办单位人员的有关组织活动费用等。
六、论文要求
1、2002年1月1日后发表的论文。如在国外公开期刊刊登过、有版权问题的文章请勿再投。
2、已获国家发明奖、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以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其它奖项(如桑麻奖、陈维梭奖等)的论文不再评奖。
3、在本次论坛活动中获得优秀奖的论文,可由主办单位推荐优先参加陈维稷优秀论文奖的评审。
4、优秀论文评选比例原则定为投稿论文数的20%,有创新内容、对本行业有指导意义或应用价值、专为本论坛撰写的论文优先参加评选。
5、稿件要求:
围绕征文主题、内容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具体实用、明白易懂、数字准确、文字精炼。稿件最好采用直接发E-mail或磁盘方式投稿,请勿用复印件。文稿的中英文题名应不超过20字,并附3-8个中英文关键词,2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稿件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标准规定的有关术语及表示方法。稿件中引用他人文献时,请标明序号并在
"参考文献"中列出。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为了方便联系和互相沟通,请在稿件中清楚书写作者的联系信息(也括姓名、工作单位及所在部门、职务/职称、电话、传真、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等)。
联系人:李瑞萍
徐宏 白檬 卢润秋
电话:(010)65017774/5/6转8006、8015
传真:010-6501653865016539
E-mail:
consult@ml.ctei.gov.cn
联系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六层
邮编:100025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二00四年十月八 日
抄送:汽巴精化(中国)有限公司
2005"汽巴精化杯"全国中青年染整工作者论坛论文征集回执
论文题目 |
|
||||||
所在单位 |
|
||||||
详细地址 |
|
邮编 |
|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职务 |
|
电话 |
|
传真 |
|
||||
电子邮箱 |
|
||||||
本论文曾 获奖项 |
|
||||||
文章简介(300字以内) |
注:请于2004年11月30日以前将回执邮寄或传真至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并将论文于2005年5月底前寄至主办单位